鄭州東風渠兩岸對望幾十年,在現有橋梁的基礎上,將新增四座可通行機動車的跨渠橋梁。昨日,記者了解到,新增四座橋梁預計6月底前全部開通。開通后,附近機動車出行將有更多選擇,可改善交通微循環,緩解花園路、北三環、經三路等道路部分路段的交通壓力。
渠東路上班高峰常兩頭堵
渠東路和花園路交叉口,由于中間有護欄,無法東西通行,機動車在這里只能右轉彎。昨日8點,這個交叉路口,很多車輛擁擠在一起,通行緩慢。
“周一至周五,這個路口都比較堵,特別是周一,有時能堵二三十分鐘。每次出門,我最擔心的就是這里。”在渠東路上圣菲城小區居住的楊先生說,渠東路附近,有圣菲城、博客工社等小區,居民多車輛也多,他出門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
渠東路和花園路交叉口處的渠東路是東西路,沿著渠東路向西走,快到北三環處時變成南北路。目前,北三環在修路,車輛行駛較為困難。如果從徐寨村繞行,行人較多,車輛很難開過去,這就造成渠東路北側很多居民被堵在中間出門難。
鑫苑路和經三路交叉口,在早高峰期間,西向東交通壓力也較大。
鑫苑路和中州大道交叉口,西向東行駛交通狀況稍好。
新增四座橋梁橫跨東風渠
2012年底,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對徐寨路橋梁、文博東路橋梁、政七街橋梁、東明路橋梁四座橫跨東風渠橋梁工程進行了批前公示。
按批前公示,徐寨路跨東風渠橋梁位于渠西路和渠東路之間,全長189.967米,規劃紅線寬36米。
文博東路跨東風渠橋梁位于文博路與東風渠交叉處,南接渠西路,北接渠東路,全長142.605米,規劃紅線寬30米。
政七街跨東風渠橋梁北起鑫苑路,南至東風路,全長213.466米,規劃紅線寬31米。
東明路跨東風渠橋梁北起鑫苑路,南至東風路,全長167.976米,規劃紅線寬31米。
四座橋梁打通后,東風渠(北三環—中州大道)這一段,可通行機動車的橋梁達到8座(以前修好的跨東風渠橋梁有北三環、花園路、經三路、中州大道)。
橋梁打通后出行選擇更多
楊先生去科技市場,開車需要從渠東路經花園路,然后走東風路到達,或者從渠東路途經北三環,然后走文化路到達,兩種走法都繞遠。東風渠西邊有一座很小的橋梁,寬度只有1米左右,上面寫著“生產重地,禁止通過”。楊先生說,渠東路不少居民去科技市場從這座小橋上步行經過,因為這里可減少2/3的路程,步行甚至比開汽車還要快。徐寨路、文博東路跨東風渠橋梁打通后,他去科技市場會非常方便。
同樣,楊先生從文勞路自西向東回家,也不必再從渠西路繞行到北三環,直接從徐寨路橋上即可到達家門口。
政七街跨東風渠橋梁打通后,可從鑫苑路向南,經農業路、黃河路等主、次干道直達緯四路。
東明路跨東風渠橋梁打通后,向南出行比較方便,特別是東明路(豐產路—農業路)一段打通后,可經金水路、鄭汴路、航海東路等主干道直達貨站街。
“渠東路、鑫苑路較窄,交通不太順暢。”楊先生說,希望相關部門在四條橋梁開通后對車輛采取措施,不要讓渠東路、鑫苑路上的車輛太多,否則容易造成這里堵車。
四座橋梁通車
指日可待
昨日上午,記者在徐寨路跨東風渠橋梁處看到,橋面已鋪好瀝青。橋梁靠近渠東路處的地面上,許多工人在施工。一輛攤鋪機在路面上鋪上瀝青,隨后用軋路機碾壓平整。東風渠上的文博東路橋梁,主題結構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橋面上鋪設鋼筋。這兩座橋監理單位的方總監說,瀝青鋪設完畢后,將對附近綠化帶進行恢復,同時將安裝照明、護欄等設施。
政七街、東明路跨東風渠橋梁進度稍慢。記者看到,兩座橋下邊都支了很多鋼管,只有少量工人在施工。這兩座橋梁監理單位的李總監說,他們目前正在進行橋面澆筑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就可鋪設瀝青路面。
為了方便車輛上下橋,四座橋梁的每個出入口,都呈喇叭狀。為了方便排水,橋面采用拋物線設計,坡度是1.5%。
昨日,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一劉姓負責人說,徐寨路跨東風渠橋梁預計5月15日前通車,文博東路跨東風渠橋梁預計5月20日前通車,政七街、東明路跨東風渠橋梁預計6月底前通車。
(記者 王軍方/文 周甬/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