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胡佩蘭精神薪火相傳
映象網訊(記者 董彩紅/文 邱琦/圖)清明時節,滿腔思念。今天,“感動中國”醫生奶奶胡佩蘭離世的第一個清明,她生前的學生、患者、家人們紛紛以各種方式表達思念。胡佩蘭老人應該欣慰的是,在她身后,大家不僅沒有忘記她,并且正在將她的精神傳遞下去。
延續:
子承母業 胡佩蘭愛心門診成立
昨日,胡佩蘭愛心門診暨胡大一心臟康復中心在“感動中國”人物胡佩蘭生前工作地——鄭州巿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佩蘭的大兒子胡大一帶著北京市志愿者聯合會大醫博愛志愿者服務總隊的志愿者參加了揭牌儀式。
說到成立愛心門診的初衷,胡大一說,大醫博愛志愿者的宗旨是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其精神是感恩、回報、分享、和諧,他希望通過建立“愛心門診”和心臟康復中心,能將自己母親的精神傳承下去,同時也能探索出中國社區心臟康復的服務模式。
據了解,愛心門診和胡大一心臟康復中心成立后,大醫博愛專家志愿者將每月定期到社區開展專家走基層進社區義診、會診、坐診,開展健康講堂、推動適宜技術進社區,幫扶培訓基層醫生、探索社區健康管理、心血管病康復技術等活動,同時推廣藥物處方、運動處方、心理處方、營養處方和戒煙處方等“五個處方”,旨在推動心臟康復在社區落地,探索心臟康復在社區工作模式。
學生:
不給病人看完 無法給老師交代
在胡佩蘭愛心門診,除了胡大一及北京來的專家外,胡佩蘭生前的學生們,也在輪流值班,將病人照顧到底。
昨日下午已經近4時,在鄭州巿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胡佩蘭學生唐利平和宋雪俠還沒下班。
患者小劉說,胡佩蘭老人的學生一如既往地很細心,那股認真勁兒跟胡佩蘭老人一樣。
“清明,要去給老師掃墓。但去掃墓之前,也一定要將患者都看完,不然到墓前無法給老師交代。”宋雪俠聲音低低的,眼圈兒紅了,又開始想念老師了。
同行:
學習胡佩蘭為解除患者病痛而活
胡佩蘭是一位讓人萬般牽掛和想念的老人,是一位純粹、真正的大醫。她退休后連續坐診20年,最大的心愿是讓窮人都看得起病。奉獻了一輩子,在生命彌留之際依然心心念念的是病人……東方今報曾率先并多次采訪報道胡佩蘭老人生前諸多感人點滴。
胡佩蘭老人去世后,河南省醫療衛生系統特意下發向胡佩蘭老人學習的通知。
鄭州市衛生局調研員馬振萍說,胡佩蘭是醫者的楷模、為民的典范。全省醫務人員都要學習胡佩蘭一生廉潔行醫,看的是病,給的是情,為解除患者病痛而活。
祭奠大醫
愿胡奶奶在天堂好好歇歇
今天將迎來胡佩蘭老人離世后的第一個清明,有熱心網友特意為胡佩蘭老人創建天堂紀念館,詳細記載了胡佩蘭老人的生平、回憶相冊等,網友們紛紛以點蠟燭、送花圈等方式祭奠。
“愿胡奶奶在天堂能夠幸福、安康,每天都開開心心。”
“胡奶奶,您辛勞了一輩子,在天堂里好好歇歇吧。”
“天堂有了您,會再沒有疾病的痛苦,您是天使,在人間留下美麗痕跡,飛回了天堂。”
“胡奶奶,放心吧。您雖然離開了,但精神永存,我們將沿著您的足跡,在仁醫的道路上走到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