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高冬麗)三月三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大典,肇始春秋,綿延至今。今天上午9:50,甲午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在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舉行。目前,大典的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昨天上午,東方今報記者一路跟隨大典彩排,提前打探今年大典的新亮點。
亮點一
600名大學生舞起“中華大團圓”
昨天上午,新鄭黃帝故里的中華姓氏廣場上,在氣勢磅礴的大聯歡音樂聲中, 600名身著56個民族服飾的演員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迎接“嘉賓”的到來。與此同時,在隊伍中間,還有九條來回穿梭的巨龍在上下翻騰。時不時有導演及教練進入對伍,對參演人員的姿勢、動作等進行調整。記者注意到,參演的演員們個個精神抖擻。
與前幾屆拜祖大典時,迎親舞蹈的搖旗及擂鼓相比,今年的民族舞更具民族風,更獨具匠心。
據了解,作為拜祖大典迎親節目,學生們所跳的舞蹈名叫《中華大團圓》,寓意56個民族的大團圓。排練休息間隙,同學們有的拿出手機自拍,有的三五成群嬉戲,探討起56個不同民族服裝的特點。
亮點二
紅毯減少 今年大典吹起節儉風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拜祖大典力求務實節儉,而且,安保也進行了升級。
昨天上午,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今年,大典入場在安檢門的基礎上,增設有手持檢查儀,嚴把入場關。如果發現進場人員包內或身上有可疑物品,安保人員會主動提出檢查。
此外,在會場上,節儉風也貫穿始終,除了拜祖舞臺上鋪設有紅地毯外,其他地方幾乎都沒有紅地毯。而且,在大典典禮中,也盡可能重復利用往年大典的服裝、道具。
另據了解,往年,全球華人從世界各地前來參加拜祖大典,現場嘉賓常常達數萬人,今年的拜祖減化或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場面或活動,現場的人員規模也將控制在7000人以內。
盡管昨天只是彩排,但所有議程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力求將拜祖大典的隆重、莊嚴展現得盡善盡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