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區政府院內已經投用的停車樓,共8層,156個停車位。
綠城廣場地鐵站B口往西50米處的中原路人行道和輔道上,8輛機動車被交警貼條。
地鐵通了,地鐵口卻停不了車;新建了一條馬路很寬闊,但一建好就變成停車場……昨天,記者從鄭州市城區綜合交通管理辦公室(市暢通辦)獲悉,今年鄭州要新增3.1萬個公共停車位。針對新出現的停車“頑疾”,鄭州市也出臺相應的疏導辦法。
[政策]鄭州要新增3.1萬個停車位今年仍力推“立體車庫”
“中原區政府蓋了個可氣派的停車樓,你們來看看吧。”昨天,記者接到讀者趙先生提供的線索。
昨天下午3點半,記者在中原區政府看到,這里果然有一個高8層,覆蓋玻璃幕墻的現代化停車樓。
“其實是一個立體車庫,玻璃幕墻鋼架結構,擁有停車泊位156個。”鄭州市暢通辦有關負責人說,這個立體車庫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記者看到,這個立體車庫停得滿滿當當,只剩下18個停車位。
2012年,鄭州進入“停車場建設年”,開始建立體車庫。2013年,鄭州新添23座立體式公共停車場,這個數量,首次占到去年鄭州新增公共停車場的半壁江山。
“2014年,鄭州計劃建設3.1萬個公共停車位,立體車庫規模還要繼續擴大。”上述部門負責人說,鄭州中心城區和繁華區域,以建設小而多的機械式立體停車場為主;三環以內停車場建設主要以地下停車場(庫)、機械式立體停車樓(塔)為主要形式;三環以外區域以地下停車場和平面停車場為主。
他說,鄭州市鼓勵商場、酒店、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場;鼓勵沿街形象差、效益差、業務層次低、土地權屬明晰的單位建設立體停車場;鼓勵立交橋下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場和新修道路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停車場。
[追問1]一年增數十萬輛車新建3.1萬停車位夠用嗎?
2013年,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43萬輛,一年新增機動車34萬余輛。與之對應,鄭州去年新增6.7萬個停車位,平均5輛新車,搶一個車位。
鄭州市交警支隊負責人稱,近年來,鄭州市機動車每年以15%的速度快速增長,按照這種增長速度,2014年全年鄭州市新增機動車很可能會突破40萬輛。
新增40萬輛車,相應地僅僅增加3.1萬個停車位,這夠用嗎?昨天,鄭州市暢通辦有關負責人解釋,鄭州今年提出的建設目標,只包括公共停車場,沒有包括住宅配建,“如果加上住宅配建,今年鄭州新增停車位數量不會少于往年。”
他還說,鄭州停車位總量不足,結構配置也不合理。“往年很多新建停車場位置偏遠,老百姓一般不會停,沒有解決市區停車困難。今年,鄭州市從考核上進行改進,要求這3.1萬個停車位要建在停車困難的地方。”
除了提出的建設目標外,鄭州市還出臺政策鼓勵停車位增量。鄭州市暢通辦有關負責人說,各個區將加大政府投入,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引導民資、外資共同參與停車場的開發、建設和經營,支持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的閑置土地自建或合建停車場,鼓勵利用小區內土地建設停車場,鼓勵支持沿街學校操場、游園綠地進行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地下停車場。
[追問2]能不能將地鐵口停車場改建成立體車庫?
昨天上午11點21分,綠城廣場地鐵站B口往西50米處的中原路人行道和輔道上,8輛機動車全部被交警貼條。一名慌慌張張趕來的車主說,實在沒地方,要不然他也不會冒風險。
記者看到,正對著這個地鐵口的一個小型停車場已經爆滿。“只有20個車位,地鐵一開通,天天爆滿。”停車場收費員說。
地鐵通了,地鐵口卻停不了車,不少市民建議,地鐵口能不能利用現有平面停車場建設立體車庫?對此,鄭州市暢通辦有關負責人回應,鄭州鼓勵在地鐵口建立體停車場,同時鼓勵對現有停車場進行升級改造擴容增量。換句話說,鄭州市鼓勵在地鐵口建立體車庫,新建的立體車庫要符合規劃、建設條件。
此外,鄭州還要結合公交線路開通、道路高架、快速路建設、違法建筑拆除、市場外遷、高速公路出入市口建設和“兩環十七放射”生態廊道建設等情況,在換乘區域建設公共停車場,方便出入市車輛進行換乘停放。
看看各區今年要新增多少停車位
金水區 5080
中原區 4290
二七區 4880
管城區 4000
惠濟區 3140
鄭東新區 3820
高新區 2020
經開區 2020
航空港區 1750
(記者王磊實習生閆朋輝文記者白周峰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