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申報到收到海關電子放行回執,只需十幾秒
一年來,空港巨變。
談及巨變推手,多方大都歸結為體制機制的創新。
去年此時,國務院賦予港區先行先試的權利,此后,“先試”政策取得實質性進展,尤其是工商部門,大膽探索,使得港區的工商體制領先全國。
省委書記郭庚茂也特別提到,“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兩級三層’的體制管理很有成效。”
管理
理順“兩級三層”體制機制
2月25日,郭庚茂在肯定航空港區的建設時,特別提到了體制管理。他說,“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兩級三層’的體制管理很有成效。”
什么是“兩級三層”,我們暫且不提,先看看它帶來了什么。
去年8月,鄭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港區建設的意見。11月,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港區發展的意見。隨后,“省區直通車”制度正式運行,港區266個事項實現與省直部門直通。
同時,省、市近20個部門出臺了支持港區的政策意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獨領風騷。
另一方面,自貿區研究申報工作也已啟動,并初步提出依托鄭州區位、空港與陸路交通體系,申報建設內陸型自由貿易實驗園區的構想。
按照官方的說法,“兩級”,就是省級負責宏觀指導規劃、決策管理、協調服務及與國家機關聯絡溝通,市級負責組織領導、具體實施、督促落實。“三層”,指的就是省、市、區三層。
簡單來說,就是港區被賦予了省轄市級管理權限。
在港區人看來,航空港區建設的成功,歸功于“兩級三層”體制。
港區建設的成功,還包括“規劃的研究制定取得很大成績;基礎建設大規模展開,航空樞紐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客流特別是貨運超常增長;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獲得重大突破;口岸建設取得很大進步;鄭歐國際班列運行超出預期”。
一系列成功的疊加,就產生了比較好的國際國內影響,開始出現品牌效應。
直通車
將港區帶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去年11月12日,我省出臺航空港區與省直部門建立直通車制度實施意見。
這份實施意見中這樣表述:“賦予港區省轄市一級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減少行政層級,提高行政效率,激發發展活力。”
“直通車制度”實施后,實現了9個“直接”:“規劃直接上報,統計直接報送,項目直接申報,財政補助直接申報,用地直接報批,價格收費直接報批,證照直接發放和直接報批,政策直接享有,信息直接獲得。”
這些“直接”,共涉及27個部門,266個事項,最明顯的就是效率提高。
這些變化,在航空港區經濟發展局投資處處長高會麗看來,跳過市級實現與省級直通,在有限的時間內辦了更多的事。她說:“不僅大大縮短了時間,在資金項目申報上,對港區也會有所傾斜。”
數據
5個月來新增注冊資本同比增840%
去年9月底,工商部門在航空港區推出了新的管理辦法。
當時,鄭州市工商局進行了機制上的調整,放寬了航空港區的工商登記條件。“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一址一照”變為“一址多照”或“一照多址”,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制度……
這些超前的工商登記制度,領先全國,包括河南省在內的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從2014年3月份才開始實施。也就是說,港區的改革提前了整整5個月。
因為寬準入、樹誠信、嚴監管措施的實行,在航空港區開辦各類企業,不受行業和注冊資本的限制,均可申請冠省級名稱,市場主體數量大幅提升。
根據鄭州市工商局機場分局提供的最新數據,5個月來,航空港區新增市場主體423戶,同比增長192%,其中企業193戶、個體230戶。新增注冊資本24億元,同比增長840%。
“以科研技術、商務服務和信息軟件傳送服務類企業居多,航空偏好型企業落地速度明顯加快。”鄭州市工商局機場分局注冊科科長劉琦說,在此之前,注冊實體存量只有291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