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嘀嘀打車軟件贈送的紀念品
無論是嘀嘀還是快的,都在用現金補貼來吸引用戶下載客戶端,這也意味著越大的使用量,對兩個軟件所屬公司來說,虧損就越大。那么,他們這樣舉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此外,網傳“嘀嘀打車的補貼10億元發放完即停止,預計10天內結束”,“用打車軟件一年凈掙200萬?”這些說法靠譜嗎?就此問題,鄭州晚報記者昨日專訪了兩個打車軟件所屬公司的鄭州辦事處負責人。
“倒貼錢”
還能享受多久?
昨日下午,記者分別來到位于明達路的嘀嘀打車鄭州辦事處和位于鑫苑路的快的打車鄭州辦事處。
據了解,目前嘀嘀打車在鄭州有司機用戶1.3萬至1.4萬人,乘客注冊40萬至50萬人;快的打車擁有司機用戶1.5萬人,乘客用戶200萬人。
快的打車的200萬乘客用戶中,有100萬是在此次“獎勵運動”中迅速增加的。
昨日在這兩家的辦事處采訪時,記者發現,前來安裝軟件的司機絡繹不絕。
同時,剛剛獲得消息準備下載軟件想要享受優惠的乘客更多。
不過就在大家躍躍欲試的時候,網上一條消息讓大家激動的心情涼了半截:昨日@南方都市報記者從嘀嘀打車華南區域有關負責人歐陽莉處獲悉,嘀嘀打車的補貼10億元發放完即停止,預計十天內結束。不少的哥和市民表示,打車軟件確實方便,但也屬“可有可無”的新鮮事物。打車補貼發完后,你還會用嘀嘀嗎?
這消息會是真的嗎?“這個消息是誤傳,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停止活動的消息。”嘀嘀打車鄭州辦事處負責人任琢亮說。
什么時間會結束活動?快的公司公關總監葉耘表示,目前沒有接到消息。
雖然雙方都回復沒有接到消息,但是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倒計時或已開始。
“倒貼錢”是為了培養用戶習慣
打車軟件快的和嘀嘀之間的競爭,其實是馬化騰與馬云之間的競爭,截至目前,僅嘀嘀一家就已經投入了13個億,他們為什么請市民打車,還給的哥發福利呢?
任琢亮說,這是互聯網行業的慣例或者是規則,所有的互聯網企業在開始做的時候都有這么一個階段,培養用戶、發展用戶投入階段,一旦用戶形成規模,養成習慣,互聯網就可以考慮一些收入模式或者盈利模式。“我們現在主要是改變大家傳統的出行習慣和支付習慣。”
任琢亮說,很多人出門打車,不管刮風下雨,都是自己跑到外面去招手,有了打車軟件,可以在辦公室上著班,在離下班還有10分鐘的時候叫個車,10分鐘出門,車也到了,直接就可以走了。
“對于出租車來說,有時候空車很嚴重,他可能剛從這個路口過去,你就出來了,他也不知道你要用車。通過這個軟件,可以很好地讓信息匹配。降低空載率,提升司機的工作效率,降低油耗。”任琢亮說。
關于支付習慣,任琢亮表示,大部分人現在還是兜里揣著錢,買東西直接現金支付,其實智能手機非常厲害,不僅打車可以通過手機支付,買東西也可以,“未來出門都不用帶錢,只需要帶個智能手機。”
“在鄭州還不太明顯,在其他地方,通過我們的這次活動,移動、聯通公司都是受益者,他們發現手機上網業務增多了,司機師傅也在搶奪市場,別的城市的移動公司已經開始做專門針對司機師傅的業務。”任琢亮說。
未來將建立“綜合智能交通軟件”
葉耘贊同了任琢亮的“投入資金培養用戶”的說法,他也表示,雖然現在不掙錢,但是將來的盈利模式非常多。
“客戶端的快速增加,意味著市場份額的增加。任何互聯網的發展,關鍵都在用戶量。有龐大的用戶量,軟件就可以有收入,將來我們要建立‘綜合智能交通軟件’,當你用打車軟件出行,當你到一個地方,我們的系統都可以根據你的出行方式和目的地,來選擇一些適合的信息給你推送,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務。例如你想吃鴨脖了,發個信息,讓附近的師傅買了送過去等,可以在打車的基礎上升級成快遞、租車等。”葉耘說。
而在快的的官方網站上,記者也發現,他們已經開始觸及公司租車的業務。
■鏈接
3月1日起,上海早晚高峰禁用打車軟件
上海市交港局規定,3月1日起施行“三嚴禁”措施。晚高峰時段嚴禁司機使用“打車軟件”預約車服務,以緩解高峰時段打車難;嚴禁司機載客途中接聽、使用手機終端設備,確保乘客車輛安全;嚴禁租賃車輛安裝使用打車軟件。
用打車軟件
一年凈掙200萬?
近日,一條名為“互聯網人士的出租創業夢”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廣泛轉載,內容就是如何利用快的與嘀嘀打車軟件來發家致富,內容不僅翔實而且步驟還非常清晰。
步驟為:第一步,找一出租車公司包輛出租車,時間為一年;第二步,快的+嘀嘀打車每天乘客返現60元(因每家每天最多限3次),司機返現100元;第三步,去買10個手機號碼,(規定)三天不用實名制,注冊微信和支付寶;第四步,既當司機又當乘客,自己發自己收,每天收益60×10=600元,加司機返利100元等于700元,減去車份算300元,每天賺400元,3天賺1200元;第五步,重復以上,一個月12000元,一年144000元,然后把車以150元每天轉租出去,一年54000元,合計年收入近20萬元;第六步,借親戚朋友10本駕照,租10輛車,什么也不干,一年收入200萬元。
現實中這個邏輯是否可行?又是否有這樣操作的人呢?
記者采訪了部分出租車司機進行核實。
出租車司機朱師傅告訴記者,的確有司機在做類似的操作。“我知道的有兩個車的司機,互相下單接單,這樣就一天至少能多掙100塊錢,不過像網上說的那樣,應該是沒有,在路上跑的司機都沒時間這么做。”
聽著靠譜,實際不可行
任琢亮告訴記者,這一消息聽著挺靠譜的,但實際上操作不了。
“我們的系統有許多技術在規避這些行為,比如幾天內連續接相同人的訂單、在很短的距離接訂單、一上車就付車費、指定叫車等,這些都會被識別。”任琢亮說,一旦發現類似的作弊行為,系統會自動把作弊的號碼封存,輕的封號3天到一個月,嚴重的終身禁號。“對于一個新東西,出現漏洞是難免的,我們會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去彌補這些漏洞,然后給司機和乘客一個好的體驗。”
葉耘也表示,這樣的理論在現實中是不可行的。
“我們有屏蔽功能,一個乘客如果與司機在兩米以內的距離,他發的消息這位司機收不到訂單信息。同一名乘客向同一司機支付每周只能一次,也不允許指定司機叫車,我們有人工審核,一旦發現作弊,當天的獎勵將全部取消。”
葉耘的話,記者在市民胡先生那里得到證實。
據胡先生介紹,昨日他從紫荊山打車去冉屯東路,平常打車需要25元左右,于是他想用兩個軟件套著打,“我先用的快的,超過13塊錢以后,司機建議我用嘀嘀軟件,我用了幾次,他接收不到信息,都讓別的司機接收了。” (記者 李麗君 張華 馬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