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月22日頭版頭條以《眾手托舉新竹林》為題,報道了鞏義竹林鎮30年堅持“三評”制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推動科學發展的經驗。文章發表后在全省引發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該文刊登得很及時很必要,通過解讀竹林30年堅持“三評”制度踐行群眾路線推動科學發展的軌跡,一定會給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有益的借鑒。
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竹林鎮黨委書記趙明恩告訴記者:“今后我們將把‘三評’當作‘傳家寶’繼續堅持不懈開展下去,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更好地踐行群眾路線,全力建設富強竹林、文明竹林、平安竹林、美麗竹林。”
鞏義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春陽表示,“眾手托舉新竹林”這話說得好。新竹林就是人民群眾之手創造的,是竹林鎮黨委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創造的。竹林鎮30年堅持“三評”制度踐行群眾路線活生生的例子,就發生我們身邊,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這筆財富,讓它發揮出催人奮進的正能量。
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海鷗對竹林“三評”深有體會,“在評議中既暢通了人民群眾與黨委政府的溝通渠道,又充分發揮了群眾監督的作用,匯集了民情民智,有利于實現黨群干群間相互理解與和諧,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在全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我們將學習借鑒竹林鎮的好經驗,扎扎實實地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進一步轉變作風,實實在在地關心群眾、服務群眾。”
鄭州師范學院王武朝教授曾多次到竹林進行調研,對竹林的各項工作非常熟悉。他認為:“竹林鎮黨委一班人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創新發展,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竹林的實際進行有機結合,創造性地開創‘三評’,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真抓實干,為民謀福,30年堅持不輟,并且隨時代變遷而與時俱進,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農村的一個實踐,值得大家學習,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應該作為典型和經驗進行推廣。”(記者何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