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建議:地鐵站旁多設停車場 鼓勵“換乘族”多坐地鐵
映象網訊(記者 劉長征)騎車換乘地鐵辦事 辦完事回來一看,停放在地鐵口附近的電動車沒了。昨天,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了旁聽公民座談會。有市民代表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在地鐵站多設立一些停車場,鼓勵騎車或開車的市民多乘坐地鐵。記者昨天在地鐵1號線沿線調查發現,許多地鐵站門前成了自行車、電動車和汽車的自發停車場,丟車情況也時有發生。
車被偷被劃 “地鐵換乘族”很受傷
“鄭州地鐵1號線開通快兩個月了,我想說說自己看到、聽到的幾個小故事。”在昨天上午召開的座談會上,旁聽公民代表、河南瑞通傳媒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慶豐聊起了自己和身邊朋友坐地鐵的故事。
“地鐵開通第二天,我們兩個家庭從燕莊站坐車去西流湖站,下車后發現,西流湖站外停滿了私家車,很多車都被貼上了違法停車的罰單。”
過了一段時間,王慶豐連續聽兩個朋友都講到了同樣的事兒:騎電動車換乘地鐵去辦事,回來的時候,發現停在地鐵口附近的電動車不見了。
“這兩種現象讓我想到一件事。”王慶豐說,如果在地鐵站附近多設立一些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停車場,就可以鼓勵更多的“換乘族”放棄開車、騎車,乘坐地鐵出行。
王慶豐的話引起了另一位旁聽公民代表、中牟聯通公司客戶中心主任趙變霞的共鳴。她說,她有一次從中牟開車到鄭州辦事,怕堵車,就乘坐地鐵,可是回來取車時發現,停在地鐵口附近的車被劃了一道。此后,她寧愿開車堵在市區里,也不敢把車停在地鐵口了。
地鐵口附近成了“自發停車場”
是不是有很多人選擇成為“地鐵換乘族”呢?昨天上午,記者在地鐵1號線綠城廣場、人民路、紫荊山等站點看到,的確有不少站點附近成了自行車、電動車、汽車的“自發停車場”。
在綠城廣場站C出口,記者看到,盡管地面上噴著“禁止停放”的標語,旁邊仍然停著一二十輛電動車和自行車。而在該站B出口的人行道上,則停放著4輛轎車。
一位在附近執勤的交通協管員說,原來這里違法停的電動車和自行車會被城管人員拖走,但地鐵站開通后,在這里停車的越來越多,城管也“管不了”。
在會展中心站,紫荊山站E出口,人民路站A、C出口等處,記者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鄭州市民段女士說,她家住在秦嶺路與棉紡路交叉口附近,單位卻在鄭東新區CBD。她每天都騎著自行車到1號線秦嶺路站,把車停放在地鐵口附近,然后坐地鐵上班,晚上下班后再從秦嶺路站騎車回家。
“坐地鐵上班很方便,比以前坐公交車省1個小時的時間,就是自行車放在地鐵口一天沒人看,心里不踏實,生怕哪天就丟了。”段女士說。
小偷盯上地鐵口“自發停車場”
調查中,記者發現,在地鐵站附近形成的“自發停車場”已顯露出一些問題,最突出的是,由于無人看管,這里成了偷車賊的“首要目標”。
地鐵1號線綠城廣場站旁的交通協管員告訴記者,地鐵口附近已經丟了好幾輛電動車和自行車了。現在大家都把車子停在出口位置,因為這里有攝像頭,對偷車賊有一定的威懾力。
在紫荊山立交橋下看電動車的馬師傅說,地鐵開通后,來他這兒停車的人越來越多,周六、周日和上班時間是高峰。有時候,停車場停滿了,許多人不得不把車停在地鐵口附近無人看管的區域。“從地鐵開通到現在,已經丟了十七八輛車子了。”馬師傅說。
此外,由于無人看管,一些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在地鐵口附近亂停放,占壓人行道和盲道,也影響了道路通行順暢。
在昨天的座談會上,王慶豐表示,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有條件的地方多設一些停車場,把本來準備騎車、開車的市民吸引來坐地鐵,既能充分利用軌道交通資源,又能緩解地面交通壓力。
相關新聞
【關鍵詞:治霾】
鄭州今年立法修訂
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映象網訊(記者 劉長征)2月22日,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了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今年鄭州將立法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為治霾提供法律保障。
據悉,除了立法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鄭州人大還將修改鄭州市燃氣管理條例、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制定鄭韓故城保護管理條例。
【關鍵詞:法治】
今后每個月
鄭州都公布“老賴”名單
映象網訊(記者 劉長征)今后,鄭州每個月都會公布一次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讓大伙瞧瞧“老賴”們都是誰。
2月22日,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了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新生表示,將每月公布一次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王新生表示,今后還將建立微博、微信、微視“三微一體”便民互動平臺,為群眾預約立案、案件查詢、投訴舉報提供網上全程服務。
【關鍵詞:反貪】
鄭州檢察機關
五年查出1066名“碩鼠”
映象網訊(記者 劉長征)2月22日,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了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鄭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祖偉表示,鄭州檢察機關五年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1066人。
據悉,這1066人共涉及案件783件,其中百萬元以上大案104件。此外,5年來,鄭州檢察機關還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277件518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