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塵土彌漫 記者 鄧萬里/攝
施工工地附近塵土彌漫,過往行人紛紛掩鼻快速通過。有市民反映,鄭州市閆垌村一處拆遷工地施工時降塵措施不到位。
鄭州人早就吃盡了霧霾的苦頭,市內不少拆遷工地的揚塵仍很嚴重。
現場
都市村莊拆遷,塵土彌漫
2月18日,鄭州市民王先生反映,航海路與秦嶺路交叉口附近有個拆遷工地,降塵措施不到位,塵土彌漫。
當天下午2點,現場空中彌漫著塵土,一輛鉤機和一臺挖土機正在拆房,除了兩米高的藍色圍擋外,無其他降塵設施。
過往行人紛紛捂著鼻子通過。一位老人說,這里是閆垌村,年前就開始拆了。不少網友通過微博吐槽。
@鄭州老師兒:鄭州天不藍了,為什么?來航海西路閆垌村拆遷現場就知道了!只管拆,不管霾,天怎么會變藍呢?
@啤酒泡泡-V 發布了一條很有特色的“路況信息”:航海西路閆垌村拆遷,狼煙滿地,能見度低,過往車輛請注意。
調查
施工揚塵到底該誰管
鄭州人早就吃盡了霧霾的苦頭,為什么閆垌村拆遷揚塵還能如此“招搖”?
昨天,鄭州市建設安全監督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只負責監管建筑施工工地,涉及拆遷,鄭州市已明確由各區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監管。
中原區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的監管范圍只包括國有土地,沒有集體土地。
航海西路街道辦事處一工作人員接到電話時,還不知道閆垌村已經開始拆遷,經過詢問,她回復稱,拆遷確實在進行,但配備有灑水車。“灑水車應該是分時段灑水,我們會提醒施工方加大防塵措施。”她說。
疑問
怎么才能管住施工揚塵
據統計,鄭州市有2000多處施工工地,而施工揚塵和燃煤、汽車尾氣,是鄭州霧霾天的三大元兇。
去年2月8日,鄭州市政府印發《鄭州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去年4月,鄭州在全國率先出臺《“藍天”工程白皮書》,治理施工揚塵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而去年年底,中原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在鄭州督查采訪當地大氣污染情況時,仍發現多處大面積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當時,鄭州市建委一負責人表示,2014年起開始實施的《河南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規定,施工揚塵最高可罰2萬元。
《河南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已實施一個多月,今年年后上班第一天,鄭州市發布的2014《鄭州市藍天工程行動計劃》,依然包括揚塵治理。
為什么至今還有工地肆無忌憚地成為“灰塵發射器”?鄭州市建設安全監督站一負責人昨日表示,鄭州市進一步監管的辦法正在報批,對于施工揚塵誰來治理,監管將會進一步明確。
市民王先生說:對于治理施工揚塵,不知道還需要出多少政令,才能讓老百姓真正看到實效。(記者 鄭筱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