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不管是城里人還是鄉下人,咱老百姓荷包鼓起來的速度都跑贏了GDP!這是近十年來,我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跑贏GDP;也是農民收入在2012年“超車”之后再次“發力”。
昨日,省統計局曬出河南去年成績單:全年全省生產總值32155.86億元,比上年增長9.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03元,比上年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8475.34元,增長12.6%。
關于GDP
我省生產總值保持全國第五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昨日省統計局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與之前政府工作報告中不一致。“報告中使用的是‘初步預計’,而這次發布的才是經過核算之后的最終數據。”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生產總值32155.86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8.4%,二季度增長8.4%,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9.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058.98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17806.39億元,增長10.0%,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15960.60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10290.49億元,增長8.8%。
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健全認為,從數據上看,我省二產仍然貢獻最大,三產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但依舊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目前公布的省份數據來看,河南的總量仍居全國第五。
GDP增速為什么是中部地區“老末”?
總量中部第一,我省GDP增速卻與山西一同位于中部“老末”。
對此,谷健全認為應該理性看待:“河南GDP結構大,增速難度遠比基數小的大得多;再者,河南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宏觀經濟狀況對河南、山西這樣以重工業為主的省份來說,影響格外突出。”
記者同時發現,在我省將2014年GDP增速下調至9%的同時,中部六省也紛紛下調增速預期。而分析全國26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僅有廣東調高了GDP增速預期目標,20個省份下調目標,5省份與去年持平。
谷健全認為:“各地調低目標,意味著大家不再只看GDP增長,而是實事求是地根據各自情況做出預期。”
關于 收入
農民收入增速超城鎮
老百姓的收入增長了多少?省統計局的“最終成績單”比之前的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成績”要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03元,比上年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8475.34元,增長12.6%。
近十年,城鎮居民收入首次跑贏GDP;而農民收入也在繼去年“超車”之后,二度發力,遠超3.6個百分點。對于收入“逆襲”,谷健全認為,這是因為政府一系列重視民生措施發揮了作用。
未來幾年收入會否繼續增長?早在2013年省兩會期間,時任省發改委主任的張維寧說,我省要實現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后8年必須保持9%以上的增速。“現在看來,我省目前‘收入任務’完成得還不錯。”谷健全說。
市民希望“馬上再快點”
市民收入首次跑贏GDP,現實生活中,大家都咋看?
36歲的李俊在鄭州一家科技公司當送貨員,他的工資從最初的2000多元漲到4000多元,年底還有近萬元的年終獎,他說這樣的變化是想不到的。不過,收入雖然有增加,但李俊覺得增加的還不夠快。“不是我不知足。”他拿出記賬本讓記者看“硬開銷”:房租1500元、給父母寄1000元、孩子上幼兒園及其他開銷500元,剩下的1000多元,只能省著花。
在銀基商貿城經營服裝店的個體戶劉翔覺得自己“被增長”了。由于店面租金上漲和競爭加劇,去年凈利潤不足6萬元,比上年少了近3萬元,收入不升反降。
今年收入還能再漲嗎?
2014年,馬上漲工資,是老百姓最樸實的愿望,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城鄉收入預期都定在9%,看似“漲勁”不猛。但放眼全國,有15個省份下調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目標,另有3個省份下調了其中之一。
谷健全認為,城鄉收入增長目標的下調被認為和當前經濟形勢可能出現下行密切相關。據統計,18個下調收入目標的省份中,有15個下調了GDP增長目標。
收入漲勢回落,是不是今年就沒“荷包更鼓”的盼頭了?“不一定。”谷健全認為,增加除工資性收入外的其他收入是我省的發展趨勢。
關于 消費
看咱的錢都花哪兒了?
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項目,漲幅同比兩升六降
食品 5.6%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2.9%
衣著 2.5%
居住 1.9%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5%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5%
煙酒 0.4%
交通和通信 0.2% (記者 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