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河路華山路交叉口民警正在開罰單
8日夜和9日凌晨,在鄭州西部城區跟蹤渣土車,記者發現,車號牌辨不清、隨意傾倒渣土是出現較多的問題。在8日晨渣土車事故發生地,交警二大隊當晚針對渣土車暴露出的問題,組織多組警力排查,在一路口,因涉嫌闖禁行渣土車較多,執勤交警開罰單“都來不及”。另外,經調查8日晨肇事渣土車司機闖紅燈確定無疑,目前,警方以交通肇事罪將其刑拘。
伊河路文化宮路
時間:8日晚9時10分
目擊:避檢查渣土車聚集工地
闖禁行的渣土車較多
民警開罰單都來不及
兩路交叉口附近,因涉及城中村拆遷改造,到處是殘垣斷壁。藍板圍擋內,燈火通明。伊河路南側,藍板圍擋留出一條通道,供機動車進出拆遷現場。通道里,停著4輛渣土車,車廂里已裝滿。9時30分,幾輛渣土車都沒走,只見一輛槽罐加油車,緩緩駛入工地。它們依次加注完油,仍然停著不動。渣土車為何不走?記者滿腹疑惑,驅車離開該工地,走伊河、上潁河、穿華山等路段,繼續查看渣土車運行情況。
9時37分,在華山路潁河路交叉口西約100米,車號為豫AR8979、豫AR5227和豫AR8915的渣土車,滿載渣土停在路邊,是因涉嫌闖禁行,正接受交警二大隊民警的調查。據執勤民警陳濤介紹,8日早晨,中原路伊河路發生渣土車肇事致人死亡事故后,大隊領導立即作出部署,從當晚8點鐘開始,派出10組警力,對轄區主要進出市口,嚴查渣土車。
陳濤稱,行動進行不到半小時,就查處了20輛渣土車,“通常情況下,這些車三五輛扎堆前行。一旦發現民警檢查,司機們就電話告知其他車輛,暫停出行。”陳濤說,伊河路文化宮路附近工地上,聚集的幾輛渣土車之所以不走,是為了躲避警方檢查。
另一位民警稱,在中原路西環路口,8日晚8點剛過,渣土車還像往日那樣提前上路,當時,由于涉嫌闖禁行的渣土車較多,民警開罰單都來不及。
根據規定,手續齊全的渣土車準許每晚10時到次日早晨7時之間上路運行。涉嫌闖禁行的將處以100元罰款、扣3分處罰。
鄭上路立交橋
時間:8日晚9時52分
目擊:渣土車發覺跟蹤
關燈不走
手續不全渣土車仍瘋狂
原來背后有神秘曹隊長
建設路與工農路交叉口北側,有處拆遷工地,當晚9時50分,記者趕至現場看到,至少有10輛渣土車聚集兩路口。而在兩路口東側,亦有多輛渣土車,沿建設路由東向西,加速駛離城區。2分鐘后,記者跟隨一輛渣土車,與它保持約20米距離,攝影記者開窗拍照的時候,渣土車司機發覺有人跟蹤,立即停止前行,并關掉車燈。
該車短暫逗留時,正處于鄭上路立交橋上坡處,且雙閃燈也關閉。出于安全考慮,記者當即放棄跟隨,驅車超過渣土車。這個時候,渣土車司機見尾隨車離去,立即開啟車燈,沿鄭上路立交橋右拐,駛向西三環。
從鄭上路西流湖入口處掉頭,采訪車又返回鄭上路立交橋,循著那輛渣土車路線查看發現,鄭上路立交橋匝道拐彎處,地面遺落大量建筑垃圾。過往司機稍不注意,輪胎就從上面碾過,宛如行走“拖板路”。進入西三環、中原路、西四環等路段,街頭不時可見巡邏民警,穿行的數輛渣土車,紛紛減緩了速度。遇到交通信號燈,亦都收斂往日的瘋狂,等待綠燈。
晚11時許,記者再次返回建設路工農路口,蹲守查看渣土車運行情況。此刻,一名中年男子環顧四周及采訪車后,悄然湊到記者跟前,神色有些慌張稱,這些貨車(渣土車),手續都不齊全。他們在此承攬活兒,“都給曹隊長打過招呼了。”哪單位的曹隊長?他叫啥名字?見記者不斷詢問,中年男子不再多說,撥打著電話轉身離去。
中原路鄭州一中附近
時間:8日晚11時20分
目擊:渣土車號牌多處違規
號牌故意模糊不清
仔細辨認很費眼睛
晚11時20分,在中原路鄭州一中附近,一輛渣土車引人注意。該車號牌懸掛車尾左下角處,即便湊近觀察,亦讓人費不少眼力。而它的兩處尾燈,左側不亮,右側昏暗。車廂尾部,張貼的夜間反光標及放大號,均難以辨認。后經仔細辨認,該車車牌號顯示為豫AE1207。也許有了上述“硬件”保障,司機不懼怕電子警察抓拍,該車滿載渣土前行時,速度明顯比其他渣土車要快。
從8日晚9時到9日凌晨,記者驅車穿行鄭州西郊街頭,在探訪到的53輛渣土車中,僅有一輛渣土車,放大號、車燈、號牌等處標識明顯。
車牌號污損、尾燈不亮、放大號反光標不清等,是渣土車常見的“病癥”。
“對它們年檢時,如果像審驗私家車那樣嚴格,相信絕大部分不會通過。”本報采訪車司機感慨道。
中原路綠都城小區南
時間:9日0時20分
目擊:大量渣土傾倒南水北調堤岸
豎著嚴禁倒垃圾的牌
渣土車就像沒看見
這些渣土,究竟傾倒到哪兒呢?0時20分,在中原路西環路口西側,記者尾隨一輛辨不清牌照的渣土車查看發現,它由中原大橋處掉頭東行,拐入中原路綠都城小區西隔壁,沿著一條無名小巷道,前行約600米,左拐進入一處堆積如山地方,傾倒渣土。這個地方,北側與綠都城小區毗鄰,南面緊靠南水北調工程。記者借著車燈觀察,該區域是南水北調工程堤岸。在堤岸旁,豎立幾塊牌子警告稱,“此處嚴禁傾倒垃圾,違者重罰!”落款為南水北調工程辦公室。
然而,盡管豎立著警告牌,仍有幾輛渣土車在此大肆傾倒。
(記者 郭致遠 文 閆化莊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