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沒有安裝隔音設施,離中建嘉苑小區的一棟6層樓不到30米遠。
2013年12月28日,鄭州市北三環快速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門口向西路段開通,市民歡呼雀躍。但對于北三環和華豐北街交叉口西北角中建嘉苑的近300戶居民來說卻“陷入深淵”,小區3棟樓距北三環快速路不到50米遠,但快速路上卻沒有安裝隔音設施。由于怕聽到汽車噪聲,很多人家“6天沒開過窗”,甚至有人“整夜睡不著覺”。
環保部門認為,快速路離居民樓很近,應該設置隔音設施。但在環評單位的環評報告上,卻沒有把該處列為環境敏感區,施工單位最終沒有安裝隔音設施。按規定,道路建設可能對沿線居民造成噪聲污染的,在編制環評報告時應征求居民意見,但中建嘉苑小區的居民說:“從沒有人來小區征求過意見”。
現場
快速路離居民樓不足50米
未安隔音設施,近300戶居民不堪其擾
接到居民反映后,昨天上午,大河報記者前往鄭州市中建嘉苑小區,只見從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門口向西的北三環快速路上汽車川流不息,很多車輛時速都在70公里以上。
中建嘉苑小區在鄭州市北三環快速路和華豐北街交叉口西北角,小區東側的兩棟27層樓離快速路不到50米遠,小區西側的一棟6層樓離快速路不到30米遠,站在樓下,汽車經過的聲音聽得一清二楚。這里的快速路全是高架橋,距地面約6米,但高架橋上沒有安裝任何隔音設施。
“從2013年12月28日北三環快速路開通后,我們6天沒有開過窗,即便如此,一些人仍是整夜睡不著。”小區居民紛紛抱怨。臨路的這3棟樓共有近300戶居民,西側6層樓是1995年建的,東側兩棟樓是2008年建成的。未建高架橋快速路時,路面低、車速低,車輛通行的聲音沒那么大,但快速路開通后,晚上還常有大貨車通過,聲音非常大,“建設北三環快速路我們也贊成,但也不能讓我們整天睡不著覺呀,建設部門如果在高架橋上安裝隔音設施,我們咋會受到這么大的噪聲污染?”
居民說,他們注意到北三環快速路沿線,不少居民樓離快速路的距離比這3棟樓還遠,都安裝了隔音設施,但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小區旁的快速路上卻沒有安裝。他們多次向有關部門詢問,也沒問出個究竟。
記者沿北三環往東發現,一些路段旁的居民樓距離快速路比中建嘉苑小區還遠確實安裝了隔音板。
調查
該路段未被環評單位列為環境敏感區
設計院沒有設計隔音設施
為什么中建嘉苑小區旁的北三環快速路上沒有安裝隔音設施呢?
中國水電路橋公司是北三環快速路的施工單位,該公司李工說,圖紙上顯示,北三環快速路經過中建嘉苑小區段并沒有標安裝隔音設施,他們按圖施工,不能隨意加裝隔音設施。
隨后,記者又采訪了鄭州市政設計院的邢工,北三環快速路的圖紙就是由她設計的。她說,她是嚴格按照環評報告設計的,環評報告上,中建嘉苑小區附近不是環境敏感區,所以她就沒有在該路段設計隔音設施,為什么環評單位沒有把該路段列為環境敏感區,她也不清楚。
2006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鄭州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穿越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道路,建設單位應當設置聲屏障等措施控制環境噪聲污染。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前,建設單位應當征求項目所在地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意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按照有關規定舉行聽證會或以其他適當形式征求項目所在地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意見。《環境影響評價法》也對此有嚴格的要求。可環評單位事先有沒有征求過中建嘉苑小區居民的意見呢?
昨天下午,記者就此問題采訪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的趙工,該所是北三環快速路的環評單位,不過,記者多次撥打趙工的手機,都未聯系上。
回應
環保部門將進行調查
若有必要,會督促安裝
“居民樓應該列為環境敏感區,快速路通過環境敏感區時,應該安裝隔音設施。”鄭州市環保局環評處的楊副處長說,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為什么沒有把北三環快速路經過的中建嘉苑小區列為環境敏感區,他會認真調查,如確實有必要,會督促有關單位在此處安裝隔音設施。
記者注意到,在環保部門的很多資料上都把人口密集區列為“環境敏感區”。
“在我們小區旁的北三環快速路上是否需要安裝隔音設施,不論是環評單位,還是鄭州市環保局,我們從沒有見過有人來征求過意見,更沒有人來開過聽證會。”中建嘉苑小區的很多居民說。
在此,我們也向廣大市民征集線索,如果你所居住的樓房距離快速路很近,噪聲很大,有關單位卻沒有在快速路上安裝隔音設施,請告訴我們,電話是0371-96211,我們將積極幫你呼吁,盡早解除你的煩惱。 (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李帥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