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管點燃新政“三把火”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張英/文 張曉冬/圖)12月28日,是鄭州人民進入地鐵時代的大日子;同時,也是鄭州城管迎來變革的大日子。我省首個城管巡回法庭、城管執法公證服務室、網上案件管理審批系統,同時在金水區啟動。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這三項城管新政,是依法執法的回歸。
城管法庭創新執法模式
應金水區執法局申請,金水區法院在金水區執法局設立了城管巡回法庭,專門處理城管行政執法中的“非訴”案件(既不提起行政訴訟,也不申請行政復議)。
在執法實踐中,“非訴”案件不多,但這是城管執法的“軟肋”,它的背后,是現行城管執法強制力缺失的大背景下,違法商販與城管的一種心理博弈:你罰也好打也好,我就不理你,你能拿我怎么著?
在金水區執法局局長高學鋒看來,城管巡回法庭是城管執法與司法強制力相結合,落實執法效果的一種創新執法模式。
12月28日,位于建業路與鄭汴路口商戶李某的門店,收到來自金水區法院送達的《行政裁決書》,罰款2000元。這是我省首個城管法庭正式啟動后,辦理的第一案,將依法執法進行到底。
這個案子歷時近5個月。其間,一連下發了9個執法文書,12月25日夜,李某違法設置的門頭廣告被強制拆除。細心人會發現,這起執法,沒有發生暴力執法和抗法。
用公證還原“公正”
11月4日,金水區執法局與占道商販的一場“動刀子”糾紛,引來了媒體。雙方各執一詞,占道商販說城管打人了;城管說是商販拿刀威脅執法人員,爭奪中,小販拇指受傷流血。按照慣常的思維,你更相信誰?
媒體對此事的報道客觀中立,因為當時執法記錄儀忠實地還原了現場:兩名城管正準備將一箱水果搬走,商販拿著一把水果刀直奔而來,并把水果刀架在自己脖子上說:“你動下試試!”
而在執法實踐中,僅靠執法記錄儀是不夠的,于是金水區執法局聯合鄭州市金水公證處,首次設立了“城管執法公證服務室”,讓司法公證全程介入城管執法活動,解決城管執法過程缺乏有效記錄,執法現場無法客觀還原的執法困境。尤其在出現暴力沖突時,借助司法公證的力量客觀還原執法現場的真實情況,排除人為干擾因素。
網上審批提升執法效率
“網上案件管理審批系統”則由金水區執法局自主研發,它基本有五大功能。我們先來看看案件審批功能。以前,執法人員王震送個案卷至少要跑三趟,大隊長、法制科、主管副局長簽字過三關,如果遇到領導出差,啥時能完成審批就說不準了。現在,王震不用再來回跑,只要點一下鼠標,就能實現案件審批。
這個系統還具有違法者信息管理功能、案件信息查詢功能以及電子案件生成功能。
此外,這個系統還有全套的城管法規法條,案卷錄入后,處罰的標準自動生成,這可以杜絕執法人員隨意處罰,實現同案同罰,維護執法權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