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證明是9月開的,卻沒有8月的納稅記錄;金水區民政局的公章沒有編號,他提交的“單身證明”上蓋的公章卻有“統一編號”;名下都有3套房了,還冒充首次購房者,出具“無房證明”……大河報記者聯合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調查發現,鄭州市部分購房者使出各種歪招規避限購。
歪招1
偽造納稅證明
9月開的納稅證明 漏了8月繳納情況
史某提供的納稅證明打印日期是今年9月,卻沒有8月的納稅記錄。鄭州市某汽車銷售公司工作人員史某提供的納稅證明,引起鄭州市房管局預告登記科工作人員的懷疑。
史某提供的是“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從2012年1月一直開到2013年7月,納稅項目是“工資、薪金所得”,每個月繳納的稅額都是450元到480元之間。“今年9月開的證明,應該自動生成到8月”。
房管部門工作人員打開河南省地方稅務局稅票真偽查詢系統,未能檢索到史某的納稅記錄。
“這個屬于典型的納稅證明造假。”鄭州市房管局預告登記科工作人員說,很多不符合條件購房者抱著僥幸心理開虛假納稅證明。
這位負責人說,對于納稅證明、社保證明,房管部門會逐一去稅務、社保部門核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歪招2
偽造婚姻證明
公章上多個編號 讓假單身證明露餡兒
“你看,趙某的單身證明是金水區的。格式、編號都與正常的證明沒有區別,但是一個公章就讓它露餡兒。”昨天上午,鄭州市房管局預告登記科一位工作人員說,鄭州市各個區民政局公章都有編號,唯獨金水區沒有編號。趙某提交的證明上卻有公章編號。經核實,趙某提交的單身證明是偽造的。他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隨即被退回。
歪招3
偽造房產證明
名下有3套房 竟在合同中寫沒房產
曹某明明名下有3套房,但他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住房狀況查詢情況”一欄,卻寫有效房產“零套”,被房管部門工作人員識破。
“房產情況是每個必查,發現后立即取消購房資格。”鄭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說,“類似曹某的行為,是典型的魯班門前弄大斧。因為房管局有房產信息查詢系統,一查便知。市內五區加鄭東新區房產情況都可以查到。”
風險
一旦發現造假,取消購房資格
鄭州市房管局市場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說,鄭州市房管部門將加強與公安、社保、民政等部門合作,對造假購房者、造假中介給予嚴厲處罰。此外,這位負責人還提醒,即便個別造假者暫時取得購房資格,但今后一旦發現造假,隨時可以取消購房資格,這意味著,即便造假者買了房子,今后也將面臨辦不下來房產證的惡果。
房管局
繼續嚴格執行限購
從2011年3月份,鄭州出臺“限購令”,到今年9月份,鄭州推出升級版限購政策,有部分業內人士質疑限購越來越嚴。
限購年底前會不會松動?鄭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說,鄭州市將嚴格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嚴格住房限購審核工作程序,確保住房限購政策的嚴肅性和連續性。
相關鏈接
什么是新版限購令
鄭州在2011年3月出臺“限購令”。自2013年9月1日起調整為:持有本市居住證3年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1年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對于未滿20周歲的單身人員,暫停其在本市限購區域購房;對于年滿20周歲的無住房單身人員,限購1套住房。房管部門解釋,限購政策的局部調整,旨在保護和支持剛性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抑制擠壓投資性需求。
變化1
靠居住證買房的少了
靠納稅證明買房的占六成
“以前,外地戶口拿著1年居住證就能買房,9月后,居住證期限調整到3年。很多人開始拿著納稅證明購房。”鄭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說,現在納稅證明造假是重災區,一星期查出來十幾個造假的。
來自房管部門的數據顯示,外地戶籍在鄭州購房資格中用社保證明的人占35%,用納稅證明的人占64%,用居住證購房的比例不到1%。
變化2
“土豪式”購房者少了
全款購房者下降
在鄭州樓市曾經流傳這樣一個段子:一個看上去土里土氣的人,坐公交來到鄭東新區一處高檔樓盤,見沒人搭理就往售樓處沙發上坐一天。臨下班,他對請他離開的年輕售樓員說了一句:3號樓1單元10層到16層我全要了,全款。
“鄭州沒限購前,這樣的例子還真是不少。”競合地產董事長王東說,限購后,類似“土豪式”購房者少了很多。
來自房管部門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去年,鄭州市通過商業貸款或公積金貸款支付房款的人占78%,有22%的購房者一次性付款;今年限購收緊,一次性付款的購房者明顯減少,只占到15%。(記者 王磊 通訊員 常永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