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霖接受央視采訪 (視頻截圖)
14日21時11分,嫦娥“三姑娘”駕臨月宮,時隔37年人類探測器再登月球,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作為受邀嘉賓,在當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推出的《嫦娥飛天玉兔探月特別報道》中,來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嫦娥三號”測控分系統技術總工程師柴霖深入淺出地解讀讓人記憶深刻。一些耳尖的觀眾或許能從這位專家口音中聽出些許“洛陽味”。沒錯,這位土生土長的洛陽漢子就是眾多“嫦娥三號”幕后英雄中的一位。
勤勤懇懇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昨日下午,大河報記者來到柴霖在洛陽的家,聽說要接受采訪,柴霖的父母稍顯局促。“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咱們國家像他這樣的航天人可多著哩!”柴霖的父親說。
“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柴霖的眾多榮譽在父母眼中只是兒子認真工作的證明。柴爸爸告訴記者,無論做什么柴霖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經”,從來不讓父母操心。柴霖的母親苗阿姨告訴記者,柴霖19歲參加工作,從一名機修工人到現在參與“探月工程”的工程師,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說起來跟咱們嫦娥三號落月的情形差不多,每一步都小心和精準。”
柴爸爸認為,柴霖并非像當下流行說的“學霸”那樣,靠一味念書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蛻變。“并非智商優于常人,他身上有一種執著,其實就是拗。”柴爸爸說,老老實實生活,勤勤懇懇工作,認準的事不回頭,柴霖身上的這種特質決定了他的人生方向。
嫦娥登月 每一步都走在心尖上
據了解,柴霖的父母退休前一直在軍工研究所工作,所以對“探月工程”有著特殊情結。每每有探月的消息和報道,二老無論多晚從不落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柴霖對父母也從不提及工作內容。據苗阿姨介紹,柴霖一周起碼有三至四天加班,每月都要飛來飛去做“空中飛人”。“看著孩子辛苦,我就心疼。”苗阿姨說,即使擔心,但他們從不在孩子面前展現。“只有我們做好后勤工作,孩子才敢放心地在前方沖啊!”柴爸爸插話道,他們不過是眾多航天人家屬的一員,還有人付出和犧牲得更多。
雖然柴爸柴媽將兒子所取得的榮譽看得很淡,但說起嫦娥“三姑娘”輕盈落月,卻忍不住激動和興奮。“觀看那黑色720秒的時候,我和他爸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柴媽媽笑盈盈地說,比起其他人,他們看直播時的心情更復雜。“那可不是,這‘嫦娥三號’可是跟咱兒子的‘親閨女’一樣啊!”柴爸爸連忙插話道,“閨女學走路,可不是每一步都走在爹的心尖上啊!”
完成工作 只是他的本分而已
對于兒子走進央視直播間受邀解讀“嫦娥三號”軟著陸全過程一事,柴霖父母也是在節目開播前的最后一分鐘才得知。“要是這孩子不說,我們全家在電視上看見他估計還會有點詫異和不自在!”柴媽媽說,柴霖在錄節目前給家里報了個平安,說在北京臨時有別的工作安排不能如期到佳木斯的66米深空測控站工作。
“電話最后他才告訴我們待會會參加直播節目……”柴爸爸說,柴霖是個含蓄而平和的人,從來不“秀”自己,因此對這些很淡然。“很多人看見柴霖,聽聽柴霖的口音,十有八九都能猜出他是洛陽人。”柴媽媽笑侃道,他認真勤懇淡薄,也都是老輩們傳下去的唄!
對于記者提出希望電話連線柴霖,跟家鄉父老隔空談話的要求,柴媽媽婉言謝絕:“這只是他的本職工作,沒啥可以多說的。有多少航空人都在工作崗位上默默一輩子!”(記者 李韶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