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門亂檢查、亂罰款、亂攤派,以罰代管……之前,這些執法亂象層出不窮,百姓意見很大。今年8月份以來,市紀委、市法制辦開展行政執法行為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活動以審查執法主體資格、規范行政處罰流程、細化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建設行政處罰網絡平臺和電子監察系統為主要內容,對全市40個執法部門的行政處罰裁量標準進行了審核。共查處行政執法領域違法違規案件11起,問責14人,其中黨政紀處分4人,組織處理10人。
違規收取保證金,安監所長被撤職
2009年6月,華洛三環木業有限公司在嵩縣田湖鎮投資建設期間,該鎮基層站所工作人員不斷以各種名義前去檢查。華洛三環公司有關人員反映稱,這些檢查的人時不時地吃拿卡要,甚至有鄉干部揚言:“我讓你開就開,我不讓你開就開不成。”今年,田湖鎮安監所所長還以“執法需要拍照”為由強行讓他們為安監所購買相機。
行政執法行為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調查組調查發現,去年3月至5月期間,田湖鎮安監所違規收取轄區內華洛三環木業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安全生產保證金、完善手續保證金一共2.9萬元,含華洛三環木業有限公司3000元。在收取華洛三環公司費用的過程中,該所對資金的用途解釋不夠詳細,造成企業誤以為安監所收費是用來購買相機的。
情況查清后,有關部門給予田湖鎮副鎮長行政警告處分,給予田湖鎮安監所所長撤職處分,對田湖鎮鎮長誡勉談話,同時對田湖鎮政府、嵩縣公安局進行通報批評。責令田湖鎮政府退還所收企業的2.9萬元安全生產保證金。
執法缺乏服務意識
消防大隊長被誡勉談話
調查組在洛龍區部分外資企業走訪時發現,重罰款,輕教育等以罰代管現象在某些部門的執法過程中表現很突出。
位于洛龍區的洛陽德生紡織高科技有限公司就曾遭遇過這么一樁“鬧心事”。據該公司負責人回憶,自從企業建廠后,不少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經常來檢查。“來檢查沒有錯,可是他們一來就罰款?!?/p>
這名負責人說,今年6月中旬,洛龍消防大隊到公司檢查消防安全,檢查完后下達了5萬元的處罰通知書,處罰的依據是應急燈太小了,看不見。這讓公司很不理解,感覺處罰過重?!爱敃r公司的消防設計通過了洛陽市消防支隊的審核,現在洛龍消防大隊又說不合規定,這讓我們很疑惑。經過討價還價,他們又將罰款數額改成了3萬元。”這名負責人說。
行政執法行為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調查組調查后發現,洛龍消防大隊對德生紡織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罰款依據是合法的,但由于在行政處罰中執法缺乏服務意識造成企業誤解,市消防支隊決定對洛龍區消防大隊通報批評,對該大隊大隊長、教導員給予誡勉談話,德生公司也按照相關要求對消防隱患進行了整改。
交警罰款未說明依據
被關禁閉
今年8月30日,貨車司機程某、崔某分別駕駛兩輛半掛貨車經過偃師市207國道與北環路T形路口處,被偃師交警大隊一中隊的執勤民警攔停,執勤民警對兩輛貨車司機分別開具了違法代碼1083的處罰決定書,由于未向當事人告知違法行為并說明處罰依據,造成兩名司機因為不知被罰的原因而強烈不滿。
隨后,在洛陽市紀委的介入下,交警支隊對此事進行了處理:一是責令偃師交警大隊立即開展執法規范大整頓1個月,嚴格整頓在執法活動中存在的不作為、不規范、不公正等突出問題,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二是責令偃師交警大隊上報偃師市公安局對當天執勤的民警禁閉5日。根據公安部《公安機關實施停止執行職務和禁閉措施的決定》,偃師市公安局于9月28日至10月3日依法對涉事民警予以禁閉。
通過行政執法行為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開展,全市的執法亂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截至目前,此次專項治理活動共查處行政執法領域違法違規案件11起,問責14人,其中,黨政紀處分4人,組織處理10人。
8710名執法人員
網上都能查到
據洛陽市法制辦副主任劉發學介紹,在此次專項治理活動之前,洛陽市紀委與法制辦已經針對洛陽市行政執法中存在的證件管理混亂、無證執法、違規執法等行為進行了治理。主要是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資格進行了審查,對離職離崗、不具備行政執法資格、未通過年檢的行政執法證件進行清理、收繳。共審查執法證件9000余個,清理、收繳執法證件68 個,分四批對695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為通過培訓合格執法人員頒發了執法證件。為了將執法工作進一步規范化,洛陽市法制辦還將全市8710名擁有省政府所頒執法證的執法人員的信息在網上進行了公布。
對于執法過程中存在的職責不清、權限不明、程序不嚴的問題,洛陽市法制辦主任張體健介紹說,此次專項治理活動主要以行政執法主體資格、職責、權限等為主要規范內容,要求40個執法部門制定行政執法操作流程圖,明確執法環節和步驟,并在辦公場所顯要位置公開,在部門網站公開。與市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洛陽市工商局、國土局、規劃局、環保局等在內的九個單位在11月底已經公開了行政處罰裁量標準。
“尤其是同案不同罰、標準不統一等這類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通過此次專項治理活動得到了相對有效的解決?!睆報w健說,在此次治理活動中,調查組督促各級執法部門對擅自設定的違反國家規定的文件予以了廢除,對2011年以來所辦理的每起執法案件都進行了自查,糾正了執法案件中同案不同罰、重過輕罰、輕過重罰等問題。
張體健告訴記者,近年來,不少群眾反映行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這些問題直接損害了企業和群眾的利益,嚴重損害了行政執法部門的社會公信力。通過公開這些行政執法部門的詳細信息,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前存在的同案不同罰、標準不一、處罰隨意等問題。
明年起,行政執法將“網上直播”
除了在體制法規上進行公開之外,洛陽市紀委與法制辦還建立了行政執法網絡平臺和電子監察系統。張體健介紹說,目前平臺與系統均已進入測試階段,自明年起,行政執法從立案到做出處罰決定的全程將“透明”。行政執法網絡平臺有兩大特點,一是執法者將在網上執法,包括執法者的姓名、執法依據、做出處罰決定等都將在網絡平臺上按程序進行,其整個過程將更規范、透明;二是監察部門通過有關軟件可對其實行全程監督,一旦發現其裁量標準或執法程序出現問題,即可通過網絡平臺向其發出實時預警,要求其進行糾正。
“公示出來的內容僅是參考的依據,并不是唯一的標準。”張體健說,執法全程公開的做法也是為了促使執法部門可以更好地為群眾和企業服務。案件在辦結后,對于執法自由度相對大的情況也會及時通過平臺反饋給市紀委,然后對其進行進一步規范。(記者 章杰 通訊員 潘裕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