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廣場正興街段的路面恢復已經基本完成,公交港灣也建設好了,可是細心的市民發現,原先為了給地鐵施工建設讓路的“廊橋”遲遲沒有復建的跡象。昨日,記者從軌道公司了解到,由于正興街兩側的地鐵站點通過地下通道聯通,具備了廊橋的功能,所以不再復建。同時,因地鐵拆除的中原路過街天橋也不再復建。
曾經是亞洲最長的廊橋,正興街段拆除
2011年5月,由于二七廣場地鐵站的施工需要,二七廣場上U形空中廊橋西側,位于正興街上方的52米長過街廊橋開始拆除,當時預計將在次年復建。
據資料顯示,二七廣場的廊橋建成于2004年1月17日,長578米,U形,共投資1.6億元,是亞洲目前最長的廊橋。
因為道路而四分五裂的二七廣場,依靠廊橋連接,成為行人穿行二七廣場的重要通道,同時因為連接起周圍的四座大商場,與廊橋連接的二層商鋪也從冷門變為臨街旺鋪。
除了二七廣場的廊橋,中原路上省交通廳門前的過街天橋,也曾經是旁邊二七區外國語小學學生們主要的過街通道,早在2009年為地鐵1號線的醫學院站建設讓路而拆除。
此外,為地鐵1號線讓道的天橋還包括人民路丹尼斯前的過街天橋。
二七廣場地鐵站
形成新的“地下廊橋”
對于市民的疑問,軌道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二七廣場站A出口位于鄭州華聯東門,F出口位于二七賓館西側,這兩個相對的出入口恰好成為拆除的廊橋段的替代通道,市民穿越正興街可走地下,不必進閘即可通過,也正因為功能已經具備,所以拆除的廊橋不再復建。
本月26日開始試運營的1號線二七廣場站雖然只開放了3個出入口,但是該站共設計安裝10個地面出入口,其余7個將結合周邊商業配套,根據工程建設進度逐漸開放。而當所有出入口開放之后,在二七廣場的地下,也形成了一個新的“廊道”,也就是說,市民不需購票或者刷卡進閘,通過地下也能繞行二七廣場一周,選擇任意路段上到路面或者進入商場。
另外,為了醫學院站讓路的中原路過街天橋拆除后,天橋南北兩側各有一個地鐵出入口,兼具地下通道功能,因此該天橋也不再復建。
人民路丹尼斯前的天橋,也因為出入口具備通道功能,不再復建。
雖然兼具了地下通道的功能,但是地鐵的運營到晚上9點半就停止了,通道還能暢通嗎?
記者了解到,在地鐵停止運營之后,運營公司會對地下站點進行清理,由于地下通道安裝有很多設備,所以在清場完畢后,通道也將關閉。(記者 辛曉青 實習生 嚴雪/文 馬健/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