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在冬天喜愛泡溫泉。昨日,從省地礦局傳來消息,我省在滎陽周邊成功打出了首眼醫療熱礦井。
據介紹,這眼醫療熱礦井發現于河南鄭州某地質文化產業園。水井出口水溫達到48.3℃,出水量每小時120噸,水中富含溶解性固體和多種微量元素,可稱為鍶、氟、高礦化復合型優質理療熱礦水。
據悉,該水井出口水溫達到48.3℃,是標準的醫療熱礦水。經省水文地質專家組研究,在地下2183米深處,距今近5億年的奧陶紀灰巖中涌出水量如此之高、水質達醫療熱礦水標準的勘探深井,在我省尚屬首例。
研究證明,醫療熱礦水對多種皮膚疾病和風濕性病癥均具有很好的療效,高鍶含量的飲用礦泉水對I、II型糖尿病均具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尤其在早期對血游離脂肪酸、甘油三酯都有明顯的降低。
啥是“醫療熱礦水”?
一些含有某些特殊化學組分或氣體成分、具有一定溫度或總礦化度而有別于一般地下水的水被稱為“礦水”。“熱礦水”是礦水中極具價值的一類,屬寶貴的地下流體資源。“醫療礦水”總礦化度一般介于2-35克/升之間或更高,按溫度可劃分為:低于20℃的冷水;20℃-37℃的溫水;37℃-42℃的熱水;高于42℃的高熱水。研究證明,“醫療熱礦水”具有一定的醫用價值。(記者 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