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王俊生 見習記者 蘇小萌)12月9日,平頂山市郟縣薛店鎮謝莊村村民王孝忠向記者反映,有人冒用自己和女兒的身份,在薛店鎮農村信用社分別貸款金額3萬和6萬元,除了貸款之外,還涉及擔保金額,分別是18萬和15萬元,共計42萬元,而實際上他們父女毫不知情。采訪中,東方今報平漯新聞周刊記者再次獲悉,該村10余村民有同樣遭遇。
是誰冒用村民的身份信息貸款、擔保?涉事的信用社是否知情?對此,郟縣農村信用聯社給出的答復竟然是:這件事情真的不方便說!
農民父女倆莫名“被貸款”
事情的開頭要從今年2月份說起。56歲的王孝忠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的一天,村主任李自明突然拿著一張字條找到他,“他當時就問我有沒有貸過款,說是銀行查賬時發現有我的名字,具體貸多少錢不知道,不過聽說沒有按時還款。我當時就告訴他,自己從來沒有貸過款,不用擔心。”
王孝忠表示,那次事件之后,自己并沒有在意,以為只是一個玩笑,但沒想到,一個月之后,郟縣刑警隊的人又一次找到他家,而且問起了相同的問題,他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們來了之后告訴我,說是通過網上查詢,發現我和我女兒在薛店鎮農村信用社分別貸款3萬和6萬元。”一向老實巴交的王孝忠不樂意了,莫名其妙地貸款好幾萬元,自己卻毫不知情,這是咋回事?于是,他開始四處打聽、投訴,甚至把電話打到了平頂山市市長熱線。經過一番折騰,王孝忠總算搞清楚了自己和女兒牽涉到的貸款一事。
在王孝忠提供的一份“2013年10月10日”他和女兒王延芳的個人信用報告中,記者看到貸款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都是王孝忠和王延芳本人;王延芳的個人信用報告中顯示,貸款金額共兩筆,每筆3萬元,而擔保金額每筆3萬元,共5筆;王孝忠的個人信用報告中顯示,貸款金額一筆3萬元,擔保金額每筆3萬元,共6筆,父女倆共涉及貸款、擔保金額42萬元。
“我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現在一下子捅了這么大窟窿,我覺得腦袋都大了。我現在就想把事情盡快搞清楚,如果是我一個人也就不說了,反正年紀也大了,而且還是一個農民。關鍵是我女兒,她才24歲,如果以后影響了她的銀行信譽咋辦?我們不想背黑鍋。更關鍵的是,我們想知道,誰這么大膽子冒用我們的名字貸款、擔保的”。王孝忠說。
同村“被貸款”涉及至少10人
其實,類似的驚詫不僅僅屬于王孝忠父女倆。當天,在王孝忠家,同村村民吳春仙告訴記者,自己的兩個兒子王占鋒和王利鋒也涉及貸款,“我只知道三兒子利鋒被冒名貸款金額6萬元,大兒子占鋒涉及的貸款金額我不記得了,除此之外,似乎還有擔保金額。上面的人下來調查時,我兩個兒子的名字都在上面。”吳春仙很詫異,因為她兒子王利鋒去廣州打工已經十幾年了,不可能在薛店鎮農村信用社有貸款。
“光我目前知道的,俺莊的人至少有10個人都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被貸款和擔保了,每個人涉及的貸款金額都不少于3萬元。”采訪中,王孝忠向記者透露,上面的人來調查的時候,拿了一張紙,上面寫名字的都是有貸款記錄的,可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都不知情,“比如我們村的劉建松、劉鵬飛、謝西生、姚巧紅、趙萬靈等人,都和我一樣莫名其妙。我們都是靠種地吃飯過日子的農民啊!誰敢這么大手大腳地去貸款!誰有家產去給別人擔保啊!而且動輒擔保金額都是十來萬元,太胡鬧了!”
王孝忠說,自己因為這件事情跟薛店鎮農村信用社的負責人楊益民主任聯系過多次,但是得到的答復總是模棱兩可,“我去找他詢問,他也不解釋原因,只是說這事兒是縣里處理的,沒辦法我只能到郟縣農村信用聯社。可到了縣聯社,工作人員聽我介紹完情況后,只是追問我到底有沒有貸款,然后對對筆跡,摁個手印就讓我回家了,之后就再沒有下文了。”
“后來被我和其他村民追問得多了,縣聯社的紀檢科一名姓張的科長特意打來電話,說這事兒處理過了。我們就問是咋處理的,對方卻不愿解釋,只是強調‘怎么處理是銀行內部的事情’。如果以后我們想貸款的話,讓薛店鎮農村信用社出個證明就可以了。”王孝忠說,自己到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冒用了他和女兒的名字去貸款、擔保的,更不知道這種事會對自己造成啥影響。
采訪中,有不少村民質疑,去銀行貸款,程序很多、很嚴格,不可能貸款人不到場、不簽字,銀行就隨便放貸,“如此看來,我們這么多人被冒名貸款、擔保的事情,背后應該不簡單”。村民同時表示,無論背后啥背景,他們只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給一個明確的答復:我們以后會不會因為此事受到啥影響。
農信聯社稱“不便說內情”
12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薛店鎮農村信用社,以想貸款開店為由向柜臺的工作人員進行咨詢貸款程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想要貸款,必須由本人帶著自己身份證、個人使用的印章、兩個擔保人,至于貸款金額,大概可以貸5萬元左右。”
當記者表明身份想詢問關于王孝忠等村民“被貸款”一事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領導都去縣聯社去了,自己對王孝忠等人“被貸款”的事情不清楚,也沒有聽說過。
緊接著,王孝忠當著記者的面,再次撥通薛店鎮農村信用社主任楊益民的電話,追問被貸款一事的進展。楊益民在電話中強調:“你的事兒已經解決過了,(不良貸款信用記錄)已經都在網上消了。你現在去查,肯定沒有了。”
隨后,記者來到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見到了紀檢科科長張曉東。提及有關王孝忠等村民“被貸款”一事,張表示,單位對外接待都是由辦公室來負責的,“你問的這個事情,我真的不方便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