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力的科研人員在使用超聲導波技術檢測高壓蒸汽管道的管壁缺陷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邱琦/圖)青島石油管道爆炸事故,讓管道安全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在這一特殊時刻,國家知識產權局傳來好消息:由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發的“電站厚壁管道超聲導波檢測方法”,榮膺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據悉,該技術可提前發現管道內、外的各種缺陷,被稱為管道爆裂的“克星”。
【消息】
“超聲導波”檢測法獲中國專利獎
昨日,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傳來一個好消息:在剛剛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河南省共有七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其中,由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發的“電站厚壁管道超聲導波檢測方法”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我省研發的‘電站厚壁管道超聲導波檢測方法’,就是專門檢測管道內部隱患的一種技術,可以提前發現管道缺陷,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昨天,省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對該技術給予高度評價。
【初衷】
多起管道爆裂事故引關注
“早在2005年,我們就開始集中精力研發這項技術。”3日,說起研發過程,該專利的發明人之一、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能源研究三所所長蔡紅生感慨不已。
當初之所以要研發這項技術,和當時屢屢發生的爆炸事故有關。
“從1999年到2006年,因管道爆裂連續發生的6起重大安全事故,直接導致17人死亡、13人受傷。”蔡紅生說,他們研制的超聲導波檢測法,不但可以發現管道外部的故障,還可以發現管道內壁細微的裂紋,“這樣,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管道爆裂引發的重大安全事故”。
【前景】
技術受青睞我省已推廣
經過兩年的科技攻關和不計其數的試驗,2007年,這一技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07年4月,技術人員利用該技術對鶴壁同力發電有限公司的高溫高壓管道進行檢測,發現了一處未熔合缺陷,該缺陷位于集控房下側,如果該管道發生泄漏爆破,后果不堪設想。
從2007年以來,這項專利技術先后在電力、石化系統20多家企業的31臺機組或裝置開展了應用,“在檢測過程中,共發現缺陷26處,其中重大隱患5起,有效地檢測設備的安全狀況,保障了安全生產”。
2011年5月,本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在前幾天又榮膺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
蔡紅生說,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全省發電廠推廣使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