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教師一人堅守深山教學點31年
映象網訊(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張英豪/文圖)如寄宿生一般,8日下午,60歲的張榮祥收拾好衣服、食物,背起行囊向學校走去。本月底就要退休的張榮祥,一個人曾堅守深山分校點31年,先后無償為90多個孩子提供一日三餐,無償照顧40多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幫助500多個山里娃脫盲識字走出大山。
【奔波】
兩所“學?!惫灿幸幻處?/strong>
張榮祥1953年出生在南召縣崔莊鄉倉房村。1971年3月,18歲的張榮祥被聘請到村教學點,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所謂的村教學點開在前坡自然村,兩間草房,設一、二、三年級復式班,長年保持共20多個學生,張榮祥是這里唯一的教師,負責語文、數學等全部課程。1979年,張榮祥由代課老師成為一名民辦教師。
1981年,倉房小學在距離前坡自然村3公里遠的皇路頂自然村,又設立了一個分校點??紤]到張榮祥是距離那里最近的教師,學校就派他到那里兼課。
一人同時在兩個分校點任教,怎么辦?張榮祥這樣安排一周的工作:先在前坡分校上兩天課,由母親負責做飯,兼管14個學生的三餐和住宿;等學生帶著作業回家自習后,再到皇路頂上兩天課,同時承擔起6名學生的吃飯和住宿管理。
鄉親們說,那時的張榮祥就像個織布的梭子一樣,不停地往返、交叉、循環,直到1983年皇路頂分校點撤并。
【勞苦】
一個男人照顧9個孩子生活
2002年,只身一人在前坡講臺站了31年的張榮祥,因為全縣撤點并校,回到了10多里外的倉房小學。但分校點還有9名學生需要繼續上學,他們最大的11歲,最小的只有4歲半,讓他們就此失學嗎?張榮祥決定把他們帶往山下的小學去。
學校給了他們兩間房子,一間做廚房,一間當宿舍。宿舍內,擁擠地擺放著三張大床,其中兩個男孩跟他住一張床。每天早上,張榮祥先為孩子們做好早飯,再幫孩子們穿衣系鞋帶,指導他們刷牙洗臉,然后再張羅孩子們吃飯。洗碗、刷鍋的活干完,張榮祥才帶領孩子們進入教室,開始上課。周末,張榮祥還要把9個孩子帶回10多里外的前坡自然村。
2008年,9名孩子全部去鄉聯小上五(六)年級了,張榮祥這才結束了漫長的“免費保姆”生活。
這是一段怎樣的生活?跟隨張榮祥上了5年學的趙闖說:“他常常一邊做飯一邊給我們講解學習上的疑難點,把我們安排睡下后,再去備課批改作業,晚上12點前從沒有休息,夜里還得起來叫醒孩子小解,以防尿炕。晴天時得為尿炕孩子翻曬被褥,雨雪天還得生火架烤被褥?!?/p>
【抉擇】
孩子們的事永遠是天大的事兒
2008年秋季起,考慮到張榮祥年近花甲,學校就讓他改教學前班。受家長的托付,他在教好14個幼兒的同時,還堅持每天無償為兩個學生做中午飯。
張榮祥的老母親今年83歲,半身癱瘓,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時刻有人照料。由于始終擔著課,他沒有時間照顧老母親,只好每月花3000元請一個保姆,替自己盡孝。他說,自己每月只有2000多元工資,哪里請得起保姆,還不是仰仗在縣城工作的兒子接濟。在他心目中,班里的孩子們的事永遠是天大的事情,絕不會因為一己之私請一天假,耽誤一節課。
張榮祥的妻子生來癡呆,6年前因患食道癌做過手術。今年6月,正在教室上課的張榮祥接到校長通知,說家里失火了,讓他趕緊回家看看。當他聽說大火已經熄滅,妻子無恙后,對校長說:“火都滅了,東西也燒完了,現在回去也沒有用,我還是上課吧?!?/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