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簡單一個詞卻可以改變億萬考生的命運,寄托著千萬家庭的希望。
11月15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播發,其中提出,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高考不分文理無疑是教改中的“大手筆”,其實,對河南來說,不分文理科不算是個新嘗試,2001年至2003年間,我省實行的就是“3+大綜合+1”的高考模式。
昨天,記者從省招辦了解到,目前我省的高考科目設置不變,按三中全會精神和教育部的部署進行改革也會提前“告知”。
新政解析·河南狀況
文理不分科,我省曾經嘗試過
對河南來說,不分文理科不算是個新嘗試。2001年至2003年間,我省實行的就是“3+大綜合+1”的高考模式?!?”即語數外,“大綜合”為理化生政史地等6個科目的綜合。選考、兼招科目“1”,全省不統一劃定分數線,由高校自主確定錄取標準。
從2004年起,河南開始啟用“3+文綜/理綜”高考科目設置方案。新方案中“3”為語文、數學(分文科數學、理科數學)、外語,為每個考生必考科目?!拔木C/理綜”分別為文科綜合( 包括政治、歷史、地理3門課程) 和理科綜合( 包括物理、化學、生物3門課程) ,由考生根據個人情況選考其一,一直持續到現在。
記者走訪:讀者馮云1999年參加高考,文科生。聽說今后文理有可能不分科,她僥幸地說:“幸虧我考那年文理是分科的,要不就我鐵定考不上大學?!?/p>
參加2002年高考的王鈺從高一開始便顯現偏科,一碰到理化題就“打怵”。當年考試時,河南省實行的是“3+大綜合+1”的高考模式,考試結果理科成績拉了“后腿”,“不分文理科,對偏科的我來說,就是內傷啊!”
省招辦稱:目前我省高考無變動
《決定》一發,不少家長、學生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大家提出,學校的教學和孩子的學習基本是隨著 “高考指揮棒”走的,假如高中三年的學習都不分科,高考時卻要分科,這該怎么辦?
“具體的改革實施方案還沒有出臺,學校需要等改革實施方案出臺之后才能采取進一步舉措,目前學校在各階段的教學工作仍按照原有的計劃和步驟推進。”對于學生和家長圍繞“變化”所提出的焦慮,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陳大琪說,目前我省的高考科目設置不變,仍是“3+文綜/理綜”的模式,將來我省將按三中全會精神和教育部的部署進行改革。她向大河報記者透露,即便是要進行改革,也不會“突變”:“按照教育部三年早知道的規定,如果有變動,我們會提前告知,所以學生和家長不必過于擔憂?!?/p>
記者走訪:駱女士的兒子今年讀高二:“兒子選擇理科。他的文科很不好,尤其是語文很差勁,偏科偏得厲害。所以現在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理科上,如果到兒子高考就取消分科,我們可是措手不及,這對偏科的孩子不公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