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省掀起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其中,轉變政府職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議題之一,也是全省干部群眾熱議的重要話題。大家表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在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進程中,我們也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讓市場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
省發展和改革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一致認為,作為全省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緊緊圍繞推進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加強對經濟體制改革的統籌研究和總體謀劃,做好牽頭推進的投融資、資源性產品價格等改革,不斷豐富和完善市場化調控手段,抓緊謀劃推出一批有利于激發和增強市場活力的實質性政策舉措,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宏偉事業作出應有貢獻。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就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省糧食局局長苗永清說,具體到糧食行政主管部門,一方面要守住管好“天下糧倉”,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另一方面,要積極轉變職能,全力推進糧食流通工作體制、機制和管理方面的改革創新,引導、服務各類涉糧企業積極“走出去”、“引進來”,探索符合市場規律的路子,創造更好的效益,有效把我省糧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實現農業與農民經濟效益同步增長。
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文茂林說,三中全會精神為破解國土資源利用中的難題提供了政策空間、創新空間、發展空間。首先,應從政府主導向市場運作轉變,盡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等,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賦予農民更大的財產權;其次是由重審批向重監管轉,要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管好、用好土地;最后是要向資源高效節約利用上轉,出臺一系列政策,激勵和約束企業走節約高效之路。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今后農村‘誰來種地’將成為一大難題。這就要求基層政府轉變職能,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夏邑縣縣長梁萬濤對記者說,前不久,夏邑縣對52名職業農民進行了資格認定,這是我省首批獲得認證的職業農民,下一步該縣將把新增農業補貼項目優先向新型職業農民傾斜,優先向其推廣農作物新品種、農業新成果和新技術,優先辦理土地流轉手續等,通過培育、服務新型職業農民解決“誰來種地”難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