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王建強目前仍呆在重癥監護室里,妻子在為他整理警服。陳曉東 攝影
鄭州市三院門口,車流中,急救車奮力突圍。王磊 攝影
一位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克里斯蒂安·巴納德表示,如果戴安娜王妃在車禍發生后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她可能就不會離開我們了,只因當時“在現場磨蹭了1個多小時”。雖然成因有別,但戴安娜式的悲劇,在“堵城”鄭州正在殘酷地上演。11月6日上午10點03分,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室響起急促的電話鈴聲:正在執勤的交警王建強突發心肌梗死,需要快速搶救。這家醫院離事發地點僅750米,他們5分鐘后到達。正準備將病人載到醫院,卻被告知:醫院門口交通接近癱瘓,建議換一家更遠的醫院。他們照做了,但比原計劃多花了12分鐘。王建強的主治醫生陳魁說,這多出的12分鐘里,每一秒鐘都有可能讓他致命。至今,他仍呆在醫院的重癥監護室。
最佳急救時間 生生被擁堵耽誤了12分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立即搶救,如果耽擱了后果不堪設想
昨天傍晚6點07分,在鄭大一附院心內科,大河報記者見到了交警王建強。他臉上略帶疲憊,左手還打著吊針。這位43歲的中年漢子側了一下身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好多了。”
“這幾天丈夫住在重癥監護室,一直未徹底脫離危險?!蓖蹙俚膼廴藢O淑娟說,“他發病時我正在家,是他同事打電話告訴我的?!毖蹨I在孫女士的眼眶里打轉,“我都不敢告訴父母,怕他們受不了?!?/p>
夫妻倆向記者回憶了當天的經過——
“那天早上我就覺得不對勁。”孫淑娟說,“那天他要加班,臨走時說身體不舒服,我說吃些藥再去吧?!鄙衔?點,不放心的孫女士給王建強撥了2個電話,詢問身體,但是第2個電話卻打不通了。很快,王建強單位的同事打電話,說王建強暈倒了,已經打過120,救護車馬上趕到。
當時王建強暈倒在福壽街與大同路交叉口,經120急救中心調度,離這個路口僅有750米的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緊急派員去接這個病人?!拔矣浀檬?1月6日上午10點03分我們接的電話,說大同路與福壽街交警三大隊一位民警突發急性心肌梗死。接到電話后我們馬上派救護車前往現場?!编嵵菔械谌嗣襻t院急診科主任馬婉嫕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立即搶救,如果時間耽擱了,患者就會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后果不堪設想,”馬主任那天也在救護車里,她回憶,“那天從醫院出發時堵車不嚴重,10點08分我們就到達現場?!?/p>
接下來的事情,超乎了每個人的想象。馬主任說,他們距現場最近,所以按理應直接送到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舍t院打來電話說醫院門口堵車了,救護車進不來。咨詢過交警路況后,他們決定,將王警官送到稍遠一些的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時間到了當天上午10點25分,因突發心肌梗死暈倒22分鐘的王建強才被送到醫院。這比交通稍順暢時送到市三院5分鐘的車程,多了整整12分鐘。
到了醫院,首先蒙了的是家屬孫淑娟。她回憶,當時醫生跟她說王建強心臟的動脈已經堵死,還讓家屬簽字?!拔耶敃r站在手術室外不停地問自己,為啥交通那么擁堵?為啥一個急診病人不能送到更近一些的醫院?”當天下午1點,王建強被推出手術室,呆在重癥監護室直到現在。
要是出了事誰負責?
這多出的12分鐘里,每一秒鐘都有可能讓他致命
“王建強現在狀態已經穩定?!弊蛱彀?點24分,記者輾轉聯系到王建強的主治醫生,鄭大一附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陳魁。他說,王建強推到手術室時已經比較危險,手術后恢復得還可以,但是現在還得留在重癥監護室觀察。過兩天,他可能還要進行下一次手術。
他說,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這種病就是與時間賽跑,本應到最近的醫院進行救治?!斑@種病,送到醫院救治越早越好?!边@位經驗豐富的主治醫生還打個簡單的比方,急性心肌梗死就像一臺汽車的發動機油路和電路都被堵住了,“油路就相當于血管,越早通越好;電路相當于神經,如果紊亂立馬發動機就不行了?!睋Q句話說,這多出的12分鐘里,每一秒鐘都有可能讓他致命。
“沒辦法,我們只能把患者送到鄭大一附院。鄭大一附院離現場少說也有3公里,我們10點25分到達一附院,將患者送進搶救室。整整多用了12分鐘。”馬主任也感嘆道:“這多出來的12分鐘車程用的可是救命的時間啊!想想都后怕,這要是出了事誰來負責?”
醫院門口常被堵
救護車出不去進不來
市三院僅10月份
改派次數就高達36次
王警官的遭遇并非個例。負責鄭州市三院急診的馬主任顯然有些氣憤:“不是個案,救護車派不出去、開不進來的情況經常發生。有次我們接一個哮喘病人回來,在門口被貨車擋住了。該患者病情比較急,如果十到二十分鐘之內藥不到位的話,就會有生命危險。由于醫院門口堵得太厲害,輪椅也通不過,我們幾個同事只好把患者攙到了醫院,”馬主任臉上盡是無奈,“當時救護車堵了很長時間,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幸虧車里有藥,不然后果不堪設想?!?/p>
提到救護車進不了醫院,鄭州市三院急診科急救司機班班長韓瑋最有發言權?!坝袝r候醫院近在眼前,可就是進不去,只得繞路?!表n班長介紹,“有一次我們到火車站附近接病人,回來時堵車了。我們先繞一馬路、銀基、操場街、菜市街,走不了。繼續向南沿隴海路走,還是走不通,最后只能強行掉頭繞到醫院。當時患者病情不算嚴重,沒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如果是需要急救的病人,還不知道會怎樣。”韓班長苦笑著說。
120急救中心有一個原則,就近醫治,但韓瑋告訴記者,如果救護車實在開不出去,他們只能讓別的醫院改派。記者拿到的一份鄭州市三院救護車改派統計顯示,5月份到8月份,每個月的改派次數都在二十次上下。記者注意到,9月份和10月份分別達到了驚人的34次與36次,“這兩個月是今年堵車的高峰期?!?/p>
生命通道為何常堵?
有物流公司老板說:
貼張條才200元
每天一輛車掙好幾千
鄭州市三院副院長李軍說,和其他醫院相比,鄭州市三院堵得幾乎“無藥可救”?!拔覀兤綍r過個馬路,有可能就需要10分鐘。更何況救護車!”
鄭州市三院坐落于管城區菜市街上,這是一條單行道。由于靠近火車站服裝批發市場,菜市街附近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100多家,每天道路兩邊停滿大貨車。“這些大貨車每個像火車皮一樣大,一到白天就卸貨。本來4個機動車道,基本上能走的只有1個?!?/p>
今年5月,市三院自發組織4名保安,站在菜市街維持交通秩序,沒有效果。緊接著,醫院協調街道辦,讓物流公司白天不要在路邊卸貨,沒人搭理。無奈之下,交警也出動了。但是物流公司老板我行我素。還有物流公司老板說,貼一張條才200元,我每天一輛車就掙好幾千,你盡管貼。
“這個地方擁堵的根子就在服裝批發市場沒有規劃到位,沒有配備物流通道。”李軍說。在這條路上,記者也發現車輛違規駕駛現象泛濫,隨意掉頭,逆向行駛,這對本來就擁擠的交通狀況更是雪上加霜。在現場記者注意到,還有不少的小攤販在路邊安營扎寨,占道經營。
(記者 王磊 實習生 胡佳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