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內管網老化
還有2天時間,鄭州將正式步入集中供暖。不過,鄭州晚報昨日走訪一些老舊小區發現,有的庭院管網老化還在漏水,有的管網已經銹成了“馬蜂窩”。據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介紹,有些小區由于整改不到位,今冬可能無法供暖。
探訪:
第一站:文化路電信三分局家屬院
問題:半路搭伙的換熱器不匹配
凌龍偉是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北區供熱分公司一位段長,管轄供熱范圍280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北區的老舊小區。用熱問題最典型的小區要數位于文化路紅旗路的電信三分局家屬院。
凌龍偉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小區就自己燒鍋爐供暖,2000年加入集中供暖。居民家暖氣片數量較少、房子保溫差、管網老化細小等諸多原因,導致供熱效果不理想,同樣的二次管網回水溫度,在新建小區能達到20℃,而在該小區居民還會感覺冷。
此前,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多次對小區物業下達整改通知,目前小區只更換了閥門。去年冬天,該小區的換熱站內的交換器堵塞,物業用一閑置的交換器來頂替,可惜二者不配套,對供熱效果影響不小。
第二站:經五路質量時報家屬院
問題:二次管網啪嗒啪嗒直漏水
七拐八拐,走進一個破舊的小屋內,這里的設備是新的,管子卻是舊的,還留著剛剛被焊接的痕跡。“設備是我們免費給提供的,可管子爛著沒人管。”據凌龍偉介紹,小區也有一二十年了,由物業公司代管熱交換站。去年進行整改時,熱力公司的工作人員發現,小區的熱交換站沒有補水泵,直接把自來水管接到交換器上,導致“一邊熱水流出去,涼水補進來”,整個小區溫度就是上不來。
今年,熱力公司免費為該交換站更換了設備,可是庭院管網物業公司一直沒有維修。鄭州晚報記者采訪時發現,就在熱交換站的旁邊,頭頂一段暖氣管正在啪嗒啪嗒往下漏水,在這段管子上,已經被打上了3個卡子,凌龍偉說:“打卡子只是臨時湊合,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待該小區整改到位后,熱力公司將接管該熱交換站。
第三站:東三街中建小區
問題:庭院管網銹成了“馬蜂窩”
小區4號樓外,樓體前到處都是被掀開的管道,露出的是破爛不堪的外保溫層,扒拉一下,就能看到已經銹跡斑斑的熱力管網,用手一摸,一手鐵銹,再一摳,一塊一塊往下掉。
凌龍偉說,去年供暖季,4號樓地埋管道由于年久失修,銹蝕嚴重,多次爆管,并影響到整個小區的供熱。在今冬供暖前,在管道試壓時發現,4號樓的地埋管道因老化爆管無法修復,熱力公司將關閉4號樓的供暖暖氣閥門。為此,在11月5日,熱力公司就在小區各單元張貼告示。
凌龍偉說,該小區物業比較配合,經過居民們的自籌資金,小區物業打算更換該樓的地埋管道,昨日中午1點,該小區物業經理還在外購買塑料管材。
影響:
整改不達標,今冬可能無法供暖
今年,除了南郊熱源廠少量熱交換站需要整改外,在市區內尤其是西區和北區的部分小區,都存在大量老舊小區整改不到位的情況。為何整改不到位?
“誰都不愿意出錢,老舊小區又沒有公共維修基金。”凌龍偉的片區有十幾個需要整改的老舊小區,這些小區一般年代較久,在買房時,一般都沒有交公共維修基金,經過十幾年的使用,管子出現問題后,維修就成了一大難題。
庭院管網質量差,誰來維修?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稱,公用設施的維修由鄭州市熱力總公司負責(指熱力一次管網至熱交換站),由熱力總公司管理的熱力站,站房設備維修保養管理由熱力公司負責。二次管網(庭院管網)、用戶入樓入戶設備等設備設施維修由小區全體業主負責。
凌龍偉說,有些物業小區不愿意出錢改造,有些是業主不愿意出錢改造,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暖氣不熱。
分析
無維修基金直接導致庭院管網維修難
今年10月份,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曾對上個供暖季新入網用戶出現的問題,于4月1日對用戶單位下發了《用戶試運行情況整改通知單》,要求各用戶單位在6月15日之前整改完畢,提出的整改意見是針對供熱運行中出現的氣堵、散熱不良、跑冒滴漏等問題,并及時申請復驗。目前,新的供暖運行期即將開始,大部分用戶單位已經整改完畢并通過復驗,但仍有23家用戶單位遲遲未進行整改。
在通知的最后稱“如果用戶在10月30日之前拒不整改,將影響今冬正常用熱”。
離正式供暖只有2天的時間了,有小區會領“罰單”嗎?
“宏都花園和明鴻新城可能無法供暖”,昨晚,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宏都花園和明鴻新城存在的問題太多,今冬可能無法供暖,其他小區目前還在進行最后的整改沖刺。 (記者 張華 實習生 李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