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街頭“摩的”多 “乘客”安全有隱患

                2013-11-11 06:38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鄭州街頭,多輛“摩的”在路口等客。

                  騎輛電摩上街就能拉客掙錢,鄭州甚至有公務員“兼職”開摩的

                  現如今的鄭州街頭,只要你在路邊甫一站定,就會有四五個騎電動車人喊著“摩的、摩的”。以下場景或許你已屢見不鮮:頭戴棒球帽,皮膚黝黑的男子騎電動車載著人在車流中左沖右突。繁華路段或城中村口,有不少“摩的”司機扎堆攬客……

                  需求決定市場。這一現象,折射出了鄭州城市擁堵異常、打車難以及城市公共交通資源配置不合理等諸多問題。而調查中,記者還發現“摩的”非法營運其實一直處于監管空白狀態。

                  “摩的”這一“政府反對卻管不了,市民擔心卻離不了”的矛盾狀態到底該如何破解,考量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記者體驗】

                  高峰時段,鄭州街頭“摩的”四處攬客

                  采訪時,記者發現如今的鄭州,可謂“摩的”滿街跑。他們隨著城市早晚高峰而“出沒”。城市的繁華路段,一些城中村口,火車站、汽車站等客流量大的地方,都出現了“摩的”扎堆的現象。

                  前天下午5時許,記者剛在農業路和經三路交叉口站定,5分鐘不到,就有3個騎電動車的人喊著“摩的、摩的”上前招攬生意。

                  “到火車站多少錢?”記者問其中一個男子。

                  “30塊錢。”他回答說。

                  “太貴了,便宜點。”

                  “這點兒堵車厲害,出租車也不好打,我給你拉過去,最低20塊。”男子答道。

                  “15塊中不中?”

                  “20塊,少一分都不行。”男子堅決地說。

                  坐了一趟“摩的”,嚇得背后汗漬漬

                  坐上其中一輛“摩的”,記者發現為了讓乘客乘坐更舒適,車主拆掉了后備箱,而且很“體貼”地加寬后座的腳踏板。

                  當詢問是否會被執法部門處罰時,車主說,“我們目標小,也沒啥特殊標識,不容易被發現,一般都看著是著急坐車的人才問。不過,現在競爭激烈,只要有人在路邊走,我們也把他們當成潛在客戶。”

                  坐上“摩的”,記者開始了“驚魂之旅”。在洶涌的下班高峰人潮車流中,“摩的”司機簡直是目中無車,紅燈也闖。司機一路左轉右轉,慢車道、快車道、BRT道、逆向快車道、人行道全上過,軋黃線、從公交車和汽車夾縫穿……簡直視交法如空氣!雖然路上,記者多次提醒他“慢點,慢點!”28分鐘后,記者站在人潮洶涌的鄭州火車站時,感覺背后汗漬漬的。掐指算來,這個時間段,“摩的”比打車少用了近一半的時間。

                  而等記者在車站廣場旁站了沒幾分鐘,又有五六個人不斷上前搭訕,招攬生意。記者詢問發現,這些人里有私家車主,但更多的還是“摩的”司機。

                  【記者走訪】

                  日掙一二百元,跑倆月可掙輛電動車

                  早上6點,家住西韓砦的老周看了看天,“今天預報有雨”,將兩件雨衣放入剛充了一夜電的電動車的后備箱,開始了一天的“征程”。

                  他的妻子在后面喊:“今天下雨路滑,別摔著坐車的人,不行早點回來。”

                  記者騎著電動車尾隨其后,老周向記者“炫耀”自己的坐騎:“我的‘寶馬’裝了4塊電池,能跑300公里。另外,我常備著兩件雨衣,下雨的話乘客也能穿。跑完早高峰和中午的小高峰后,下午回來充會兒電,晚上晚高峰接著干。”

                  走到西韓砦村口,老周和其他同行打了招呼。“他們幾個有從開封來的,也有洛陽的,我家是周口的。”

                  老周來鄭州已三年,先后當過保安、建筑工人等,今年在朋友的介紹下,當起了“摩的”司機。

                  “這個工作沒啥技術含量,一天能掙一百,好的時候能掙二百多。”

                  和進城務工的老周不同的是,“摩的”司機老張原先是國棉一廠的工人,“現在廠沒了,得自謀出路養家,這個工作技術要求不高,干倆月,電動車的成本就收回來了,我們廠的好多人都干這個。”

                  開“摩的”的有下崗職工,也有在職公務員

                  記者隨機對鄭州市約50名“摩的”司機進行了調查,其中34名為進城務工人員,10名為國企下崗職工,這些人年齡在35歲到50歲之間,學歷普遍較低。

                  調查中,記者也有一些意外的發現。“以前跑‘摩的’的多是進城務工者和下崗職工,現在我們發現其從業人群呈現多元化發展。由于從事這一行,技術要求不高,掙錢不少,現在有些公務員都加入了這個行列,搞起了兼職。我們曾查到過省直廳局的公務員、后勤人員……業余時間跑‘摩的’。”鄭州火車站地區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火車站管委會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摩的司機每天的收入在一二百元,如果欺客宰客,收入可能達到三四百元,受利益驅動,現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都加入進來。

                  【市民說法】

                  車難打路太堵,為趕時間只好坐“摩的”

                  老周的乘客胡正斌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10月31日,鄭州全城擁堵。他和朋友從東三街前去中原路華山路就餐。“當時根本打不到車,坐公交車得一個半小時,而坐‘摩的’半個小時就到了。”

                  家住劉莊的公司職員楊森認為,“摩的”給出行帶來了很大便利。“每天早上,在劉莊公交車站點等公交的人特別多,萬一擠不上公交,就會遲到,為了防止上班遲到,坐‘摩的’是個不錯的選擇。”

                  11月5日晚7時30分,在鄭州火車站,無論是公交站臺還是出租車等待區,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王女士在此等車已將近一個小時。“晚高峰期間出租車很少來火車站,公交車又擠不上去,看來等會兒只好坐‘摩的’了。”

                  昨天下午5時40分許,經三路和農業路交叉口,一名手拎行李箱的男子連續攔了5輛出租車無果后,跳上一輛“摩的”一溜煙兒走了。

                  (記者 李一川 實習生 高崢 文 首席記者 陳曉東 攝影)

                責編:李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免费毛片a线观看| 青娱乐国产盛宴|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老子影院我不卡|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bbbbwwbbbb搡bbbb| 性感美女视频免费网站午夜|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久久| 你懂的视频在线|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黑人巨鞭大战洋妞|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成人在线欧美亚洲|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男人的j插女人的p| 四虎影视www|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