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在拆除燃煤鍋爐
所涉單位呼吁:
煤改氣手續辦得快一點
距供暖開火只有一星期,全市燃煤鍋爐已拆改七成。昨日,鄭州市環保局通報督察燃煤鍋爐拆改進展,目前全市剩下三成數量的硬骨頭主要還是“大鍋爐”。拆了鍋爐的單位,今冬怎么供暖?記者對此進行走訪。
鐵路服務中心
黑爐房變身運動場,加入集中供熱
“我們全部參加集中供暖了,所以鍋爐房也變成了活動中心。”昨日,在和平街鐵路生活區的鐵路服務開發集團生活服務中心,鄭州鐵路局有關人員說。該中心曾有兩臺10蒸噸鍋爐,每年供暖要“吃”下3800多噸煤。今年第一時間響應市政府的《“藍天”行動白皮書的通知》,投資1000多萬進行拆改工作。
省公安廳
比“藍天”工程更早開改希望手續辦快點
“往年鍋爐一開院里面全是灰,不敢開窗戶,今年咱也推開窗戶試試。”省公安廳警務保障處副處長劉剛向記者描述煤改氣之后最直觀的反差。省公安廳拆了3臺鍋爐,省看守所拆了1臺。不過,做了一次煤改氣工程,劉剛也有自己的感觸,“希望以后手續別那么繁瑣,從開始跑手續到完成,我們用了大半年。”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都是醫院,差別就是這么大
手術臺、病房根本離不了供暖!這是環保部門在督察醫療單位的煤改氣進度時,遇到最多的拖延原因。但是,鄭州第一人民醫院卻力推煤改氣。對于報批手續,該醫院有關人員印象深刻,鍋爐作為國家資產,還需鄭州市財政局來驗收后才能報廢,“現在就等著驗收了”,新鍋爐到本月底才能到位,而寒冷就要來了。
針對幾家單位提出的拆改手續繁瑣一事,鄭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手續牽涉到多個部門,以后,環保部門將總結經驗,會同相關部門,爭取給拆改單位提供更加便捷的審批通道。
全市鍋爐拆改已七成。不過,鄭州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白建偉表示,剩下的大鍋爐“硬骨頭”居多。二七區環保局有關人員表示,以二七區為例,93臺10蒸噸以下的鍋爐已經拆改完畢,“頭疼的是27臺10蒸噸以上的鍋爐,難度最大的還是鄭州大學和鄭州大學一附院。”
記者了解到,因目前該區域內的熱力管網已經超負荷運轉,無法再接納新用戶。因此,兩家單位只能選擇“抱”爐不放。
(記者 朱琨 實習生 齊飛 文 記者 許俊文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