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醫療咨詢缺少監管 問診前最好查醫生執業資格

                2013-11-07 06:33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不少人嫌去醫院看病費時費錢,可是很多病癥并不是網上問問專家、自行買藥吃就能治療的

                  不少人嫌去醫院看病費時費錢,可是很多病癥并不是網上問問專家、自行買藥吃就能治療的

                  映象網訊(記者 董彩紅/文 邱琦/圖)網上看病雖然便捷、省事,但因政策空白與監管難度,造成魚龍混雜,假網站與假專家并存的亂象。在就醫難的大背景下,應該如何規范和監管,才能讓傳統醫療在轉型為移動醫療的道路上良性迅速發展,為患者帶來真正的方便?昨日,東方今報記者也采訪了河南省衛生廳、鄭州市衛生局等多個部門的專家,一起尋求答案。

                  【講述】

                  根據網友評價 找到名專家

                  “妞妞牙不好,該去哪家醫院看醫生?”鄭州市民張女士和家人商量后,決定先上網找一下。對很多人來說,去醫院看病,都很迷茫。“哪位專家看得好,哪位專家最擅長小兒牙科,還真不好說。”張女士說,因不在醫療行業工作,想要在這個問題上找到答案,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網搜。點開網絡,可以查詢到各個醫院的專家、教授,在一些獨立的醫療網站平臺上,有一家“好大夫在線”醫療網站,匯集了全國各地3200多家醫院的醫生介紹和門診時間信息。每位醫生的擅長專業、執業經歷、門診信息等寫得很清楚。另外還有患者親身體驗的看病經歷以及對每個大夫的評價等。

                  根據網站的信息,張女士選擇了省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的史洋大夫,患者對其評價很高。張女士帶女兒找史洋大夫看病,確實如網上介紹,看得認真仔細,跟患者溝通也好。

                  當張女士表示網站上對史大夫的評價很高時,史大夫很吃驚:“平時只顧看病,我在網絡上‘很火爆’嗎?”

                  【調查】

                  辦公室文員也被包裝成名醫

                  應該說張女士很幸運了,因為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坐診的“專家醫師”中,其實不少是“門外漢”。

                  河南省一家民營醫院辦公室的小王,在大學里學的是中文,畢業后一直在醫院行政辦公室工作。上個月,因醫院人手緊缺,小王被調到營銷部做專家助理,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網為患者“導診”。

                  小王說,在上崗前,醫院對她進行過培訓包裝,除了一些基本的醫療常識,特別提醒在患者咨詢時要故意夸大病情,循序漸進地誘導患者到醫院看病、買藥。

                  小王說,像她這樣的“門外漢”冒充專家坐診的現象,在一些民營醫院或企業在線醫療平臺里很常見。很多時候,醫院網站上掛的“國家知名專家”,連執業醫師的資格證都沒有。

                  “網絡嘛,互相不見面,拼的就是忽悠功力。”小王說。

                  【提醒】

                  不建議按咨詢建議自行吃藥

                  記者了解到,也有很多正規醫院的醫生“網上坐診”,但他們大都是做一些簡單咨詢和指導,并不主張患者在網上看病。

                  “網上看病只能是方便正常看病的一個輔助環節,例如應去哪個科,找哪位醫生,提前做什么檢查準備等。”鄭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勇說,完整的診療過程應該包括診斷、治療和預后。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需要望、聞、問、切,不僅要詢問病史,還要查體,并輔以儀器檢測等才能判斷出具體的病情。另外,由于每人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治療方案也要不斷做調整。所以,僅通過網上看病,是無法準確診斷病情的。

                  多位專家也建議,可以發揮網絡的快捷服務來輔助看病,但并不支持患者直接把網上咨詢的建議當成診斷,更不建議按咨詢的治療自行去吃藥。

                  【監管】

                  醫療糾紛也不好界定

                  “移動醫療應用是未來的大趨勢,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覷。”專做移動醫療的一家網絡公司負責人杜國強說,目前還有較大的政策空白和監管風險。例如,在網上看病,很多患者想得到一個如在醫院一樣的電子病歷,但這涉及跨醫院開放,政策方面,對此還是空白。

                  另外,多位專家也提醒,除了正規醫院的專家、教授,網上存在著很多假冒偽劣醫療網站和釣魚網站。不規范的網上醫療平臺多為民營醫院,也有“醫托”、“藥托”混雜其中。

                  業界人士稱,一些民營醫院辦的健康網站,很多“專家”只是經過簡單培訓就上崗。在患者咨詢時故意夸大病情,目的就是誘導患者到指定的醫院看病、買藥。

                  此外,在線診療是否觸及非法行醫界限,遠程醫療糾紛責任如何認定、如何監管,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都是需要大家謹慎對待的問題。

                  【建議】

                  遇到薦醫薦藥者要當心

                  河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提醒,網上看病風險較大,網絡醫師是否擁有行醫資格不好確定,患者不方便留存就診證據,一旦權益受到侵害,維權很難。在相關法規尚未健全的當下,大家“網上問診應先查執業證”。若在網上遇到熱心薦藥、薦醫者,更需提高警惕,正規醫院的醫生接受網絡咨詢時,一般只提供治療原則、做些健康知識普及,不會隨便推薦具體的藥物。如果遇到要求繳費才能咨詢的情況,患者最好不要理會。

                  新聞1+1

                  網診前

                  先查醫生執業資質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執業醫生注冊查詢”欄目(http://zgcx.nhfpc.gov.cn/doctorsearch.aspx),可核對醫生是否具備執業資格、屬于哪家醫院哪個科室等。

                  ——河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建議“網上問診應先查執業證”

                責編:劉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旧里番yy6080|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网站| 出包王女第四季op|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摸BBB揉BBB揉BBB视频|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18欧美乱大交|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中文综合在线观|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黄色软件视频大全免费下载|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日本暴力喉深到呕吐hd|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产jizzjizz免费看jizz|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丁香六月久久久| 我爱我色成人网|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真实乱小说在线阅读|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国产精品柏欣彤在线观看| 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视频| 影音先锋亚洲资源| 久久久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