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暖箱里的小巖鑫
小巖鑫的媽媽張俊肖在生小巖鑫的時候不幸患上妊高癥,導致小巖鑫只在媽媽的肚子里呆了7個月就來到了這個世界。由于早產,小巖鑫出生時僅有750克,由于一直在重癥監護室,孩子的父母直到現在都沒有見孩子一面。為了給小巖鑫治療,兩個月時間張俊肖夫婦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而這個僅有750克的“拇指嬰兒”,現在還躺在重癥監護室中。
狀況 | 妊高癥早產 孩子初生僅750克
昨日,記者在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里見到了躺在暖箱里的張巖鑫,他身上插著呼吸機,纖細的四肢看上去十分虛弱。兩個月過去了,小巖鑫已經長到了1.22kg,雖然比剛出生時的情況好了很多,但是相比其他剛出生的孩子還是顯得瘦小很多。
“懷孕的時候,全家都盼著孩子到來,由于年齡大,在懷孕7個月的時候被診斷出來患有妊高癥。”小巖鑫的媽媽張俊肖說,由于患有妊高癥,自己不得不提前結束妊娠。
“醫生告訴我如果繼續妊娠的話大人和孩子都可能保不住,提前剖腹產或許孩子還有一線希望,我當時無比痛苦地在術前責任書上簽了字。”孩子的爸爸張偉華告訴記者,由于孩子早產生下來的時候只有750克,所以一出生就被送到重癥監護室,夫妻二人只能通過視頻看看自己的孩子。
思念 | “孩子好可憐,真的好想抱抱他”
據了解,張偉華在拖廠工作,每個月的收入只有2000元,為孩子治病已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孩子離不開呼吸機,每天都要花費1000多元,現在還欠著醫院兩萬多塊錢呢,孩子媽媽沒有工作,攤上這個病讓我們這個家怎么承受得起呢?”張偉華說到這里,不禁潸然淚下。
“他是我身上掉下的肉,花再多錢都要治。” 張俊肖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除了剛出生時見過一面,其他時間只能在視頻上看到孩子。“孩子好可憐,出生到現在他連一口我的奶都沒吃過,真的好想抱抱他!”張俊肖說。張偉華告訴記者,每次在視頻里看過孩子,妻子都會哭很久。
醫生 | 孩子還需治療很長時間
據小巖鑫的主任醫師黃水霞介紹,妊娠高血壓、年齡偏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孩子出生時體重超低。“現在小巖鑫情況很不樂觀。”黃醫生告訴記者,孩子現在只能靠靜脈輸液補充營養,插胃管吃一點奶,有時候連奶都不能喝。
“從出生到現在兩個月了,孩子一直不敢脫離呼吸機,醫院醫護人員也在盡最大的努力幫助這一家人。”黃醫生說,由于孩子免疫力非常低,一點點細菌對他來說都可能有生命危險,孩子很長一段時間不能離開重癥監護室,預計還要接受治療到一歲左右。
護士長張寧表示,照顧這位小寶寶要小心再小心,因為哪怕一點點的不注意都會給他帶來生病危險,就連最普通的輸液打針都需要找醫院技術最好的護士,因為任何一點破損帶來的后果都是不敢想象的。“剛開始他只有我手掌那么大,那么脆弱。我們都說這是我們手心里的孩子,我們也要把他捧在手心里愛護。小小的身體,每天都要扎針,可寶寶也依舊很頑強。”張護士長堅定地說。
醫保科 | 小巖鑫可享受大病醫保
像小巖鑫這樣的孩子能享受城鎮居民大病醫保嗎?如果可以享受此項政策,那么張偉華一家也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城鎮居民醫保科負責人楊科告訴記者,根據規定,新出生的嬰兒,自出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參保繳費的,從繳費當日起享受城鎮居民醫保待遇至當年年底,參保繳費時正在住院的,當次住院發生的符合城鎮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納入報銷范圍。該孩子出生還沒有三個月,只要在報過戶口的情況下參保,就可以享受醫保。
楊科認為,小巖鑫完全符合大病醫保的規定,加上小巖鑫的病確實在大病醫保的參保范圍內,所以只要小巖鑫上過戶口,就可參保享受大病醫保政策。
目前大河報記者也在幫助孩子父母聯系協調參保事宜。(記者 李鈺 謝文川 實習生 侯瑞玲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