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道部分路段,綠化帶成了垃圾場。
綠城街頭,海量的建筑垃圾令人觸目驚心。
鄭州,一個日新月異的城市,有人說鄭州市是一個大型的建筑工地,的確。
塵土彌漫之間,挖掘機鐵臂伸向一座樓宇,扒下一大塊連帶著鋼筋的水泥;工地之上,拆除下的廢磚爛瓦散落一地……一段時間之后,拆除時的雜亂不見了,一座座新的樓宇在原址上拔地而起——這種場景經常出現在鄭州的某時某地。而那些曾經被拆除的和用剩的磚石、渣土最終都去了哪里?那些堆積如山的建筑垃圾最后都消失在何方?
“只要有閑置不用的空地,很快就會成為建筑垃圾的堆放處。”鄭州市城管局固體廢棄物處置管理處負責人何書勤道出那些垃圾神秘的去向。
每天午夜,瘋狂奔跑在市區路上的垃圾車為市民所詬病,在這轟鳴瘋跑的垃圾車背后,是日漸逼近的“垃圾圍城”之痛。
“垃圾圍城”是每一個城市所必經的發展并發癥,比如北京、廣州等。如今,鄭州也正面臨這樣的城市之傷。從10月26日到31日,大河報記者通過5天6夜的采訪為你揭開“垃圾圍城”的前因后果。
【現狀】
只要有閑置不用的空地,很快就會成建筑垃圾的堆放處
地址:東風東路和中州大道交叉口
幾個月前,隨著城中村的改造,常寨村原先密集的民宅成了“廢墟”。拆除后的城中村,堆積著如山似的建筑垃圾。而從常寨走到不遠處的東風東路和中州大道交叉口附近,就可看到多年前因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囤積有五六層樓的建筑廢墟至今仍“巍然屹立”,未及時清除。由此向北,中州大道東側50米外全是蔓延的建筑垃圾堆,與路旁風景如畫的綠化帶顯得格格不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