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遭受不法侵害的案例時有發生。昨日,龍子湖公安分局校園中隊走入河南省中醫學院,用真實的案例手把手教學子們如何防騙。
八成警情是電信詐騙
龍子湖公安分局轄區高校共有23所,在校大學生近30萬人,每天高校的治安、刑事類警情就占整個分局接警量的1/3,特別是電信詐騙等侵財類案件,占分局全年此類警情的80%以上,尤其在新入校學生身上此類案件發生較多,犯罪分子作案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稱銀行卡透支,要求轉賬;設置網購陷阱;打電話,發短信,稱其家人、同學、朋友受傷或出事,輕信后給對方匯款,發現被騙;盜用QQ號詐騙等。
案例
“有人用你的身份信息透支了200多萬”
2012年10月,鄭州某高校一名女學生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法院的工作人員,發現有人冒用她的身份信息辦理了某銀行的白金卡并透支了200多萬,現在準備凍結她所有銀行賬戶,為了保護受害人,向她提供一個安全賬戶,要她把銀行卡內的所有余款全部轉進該賬戶,又給了她一個電話,說如果懷疑可以核實一下是否有法院傳票。
這名女生打電話,對方證實說確實有法院傳票一事,女生就按照對方所說,在校內一家銀行ATM機上將自己卡內的8700多元錢全部轉到指定的賬戶內,后發現被騙。
如何防范電信詐騙?
龍子湖公安分局校園中隊民警說,防范電信詐騙,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尤其是涉及網銀業務的,要格外小心。
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特別提醒網購消費者:“用網銀在購物網站購物后,需要商家退款時,切記不要另外提供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正規商城不會索要此類信息。”(記者 張玉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