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結束后,老胡熱情擁抱老唐。
重返中超,老胡高興之后是冷靜,冷靜之后是豪情
重返中超后,胡葆森跟所有人一樣高興,不過他說,“沒有2006年沖超時那么激動”。沖超任務剛完成,他已把思路調整到了中超模式,“明年的任務很艱巨,我們要在中超站穩腳跟,投入要上兩個億”。
經歷過保級的苦澀、亞冠的輝煌、降級的噩夢,建業重返中超很淡定。老胡說,建業足球的半公益性質不會改變,要讓更多河南人享受到足球帶來的快樂!
談心情——
沒有2006年那么激動
1999年,建業重返甲級之后,胡葆森在中州皇冠假日酒店宴請球迷,當時擺了100多桌,每桌上了五六瓶五糧液。
2006年,河南建業在南京五臺山體育場成功沖超。四五千名球迷,把五臺山“改造”成了航體。胡葆森說,他當時的心情無比激動,建業在香港上市的時候都沒有這么激動。
2009年,建業打入中超前三。
2012年,建業降級。
2013年10月26日,建業在航體提前一輪沖超成功,并且獲得了中甲冠軍。老胡很高興,但也很平靜。
大河報:本次重返中超,和2006年首次沖進中超,心情有什么不同嗎?
胡葆森:2006年,那是第一次,以前沒經歷過,很有激情,這一次感覺是水到渠成。
大河報:建業足球20年里,經歷過降級、被人暗算、沖超、亞冠等等不高興和高興的事,您怎么看待?
胡葆森:20年,我的心都磨出繭子了,起伏不驚、榮辱看淡,已經看得很開,內心比較淡定。
談中超——
明年投入上2億
2007年初入中超,建業的投入不過幾千萬。
這些年,中超燃起了新一輪的“燒錢風暴”,建業也已邁進“億元俱樂部”。明年,建業再戰中超,老胡說:“投入還要加大!”
大河報:您認為現在的中超,跟當年有什么不同?
胡葆森:外部變化很大,各家俱樂部的投入更大,管理也越來越規范,國家也開始重視足球。建業無論從俱樂部經營,還是球隊管理,都要上一個臺階,而且會加大投入。
大河報:投入大概會有多少?
胡葆森:明年估計得2億。這是資金上的,還有人力,以及方方面面的投入,我們也希望獲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談未來——
讓更多人享受
足球帶來的快樂
中國足球幾十年,建業是唯一沒有易幟的民營企業。胡葆森的堅持,成為中國足壇的一道風景線。與廣州恒大、大連阿爾濱等球隊不同,建業足球,20年來走的是低調、務實的草根道路。在老胡看來,建業足球應該算是個半公益事業。
大河報:重回中超,有什么樣的規劃?
胡葆森:一直以來,我都把建業足球當做半公益事業,從來沒有當做一個商業產品去經營。建業俱樂部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但我們沒有把俱樂部的負擔轉嫁到球迷身上。有些場次的比賽,如果票價提高10元,就會多出幾十萬的收入,但我們沒有這么做。我所希望的,是讓球迷們分享到更多快樂!
大河報:建業足球有什么樣的發展思路?
胡葆森:建業足球搞了20年,雖不順暢,但也捕捉到一些適合自己的規律。我希望建業能培養更多、更好的青少年梯隊,這樣可以節省開支,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河南省青少年的足球參與度。
談合作——
足球振興需共同努力
從1994年接手足球,除了河套老窖、四五老窖等企業的短暫合作,建業唱的基本上都是獨角戲。如果多一些各界的支持,中原足球騰飛之日或許就不遠了。
大河報:重返中超,您是否認為這是中原足球再次振興的開始?
胡葆森:我有一個理念,就是開門辦足球。有些事不是一個俱樂部可以改變的,可能需要1億河南人同心同德,改變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改變在中國體育界的地位。
大河報:對于建業同《大河報》的合作,您怎么看?
胡葆森: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合作,多年來,不論建業在乙級,還是甲B,還是征戰中超,《大河報》以及省內外的眾多媒體,都是河南建業、河南足球的堅強后盾。從最早的甲B特刊,到后來的中超、中甲,風風雨雨,不離不棄,特別感謝這么多年的支持。(記者 任磊 王瑋皓 王小娟 文 首席記者 杜小偉 記者 許俊文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