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推著媽媽去趕集
哥哥馮敬業領著妹妹馮淑媛撿廢塑料瓶
10月19日,星期日,黃昏時分,登封市君召鄉馮村6歲男孩馮敬業挎著籃子,領著5歲的妹妹馮淑媛,一溜小跑往家趕,籃子里有十幾個在路旁撿拾的廢塑料瓶。“俺爸說妹妹爭(欠)幼兒園1000多塊學費,我要撿好多好多的塑料瓶賣了給(幫)俺妹妹還學費。”馮敬業說。
苦難家庭爭氣娃
馮敬業的爺爺和奶奶今年已80多歲,奶奶癱瘓住在姑姑家。爸爸馮天明今年50歲,因家境貧困直到40出頭才娶了下肢癱瘓的媽媽孟少紅,家里只有兩間不漏雨的瓦房。平時,馮天明一邊打理外面的4畝多莊稼地,一邊打些零工,而更多時間和精力全都在照料妻子和一雙兒女。
馮敬業5歲時,就已經學會帶著妹妹玩,和妹妹一塊幫爺爺抬水,到山坡和林子里撿拾干柴,儼然是一個小大人。
馬路拾荒小兄妹
馮敬業現在君召鄉陳窯小學上一年級,妹妹馮淑媛在陳窯幼兒園上大班。馮敬業在學校一個學期伙食費需400多元,而馮淑媛則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拖欠幼兒園的學費,目前還欠1800多元。每天放學,馮敬業就帶著妹妹,在回家的路上撿拾廢塑料瓶、廢紙盒等,賣錢湊錢幫妹妹還學費。“塑料瓶很便宜,才5分錢一個,俺爸說我得撿3萬多個才能賣1000多塊錢。”馮敬業童心十足:“路上瓶子老少,我一天都撿不了20個。”
推著媽媽去“趕集”
馮村距離君召街2公里,每逢星期六或者星期日天氣晴好時,馮天明到地里干活兒,馮敬業就帶著馮淑媛,推著輪椅載著媽媽,一路說笑著到君召街去“趕集”。說是“趕集”,其實啥東西都不買,就是推著媽媽到集市上看熱鬧,回來路上順便還能撿拾塑料瓶。“俺媽一個人在家里老孤零,街上人多,可熱鬧,俺媽可喜歡看人多了!”馮敬業說。鄰居老馮頭親眼看見馮敬業在路上用頭頂著輪椅走:“6歲的孩子,胳膊腿兒都沒長全,推著一個大人,也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勁兒?!”
6歲娃能頂半個家
在馮家,門口垛的干柴有一人高、10米長,院子里、破屋子里也都是干柴。馮天明說,這都是他和倆孩子撿的。家門口有一塊石頭,馮敬業放學就在那兒“指導”妹妹做家庭作業。“我在班上是第二名。”馮敬業悄聲對記者說。馮天明說他人小鬼大,6歲能頂半個家:“抬水、燒火、做飯,給他媽擦屎刮尿,領著他妹子玩,只要俺孩子在家,我在外面干活從不用操心家里。”(見習記者 張朝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