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老王托朋友寫了這則尋物啟事。
文化路黃河路口有一則尋物啟事,掛在路口的,環衛工寫的,看能不能幫她找到失主。
這則尋物啟事很溫暖
10日上午,文化路黃河路口東南角的欄桿上掛著一個薄木板,上面留有幾行粉筆字:“10月7號晚是誰丟了一相(箱)東西 請到北京華聯對面來找黃(環)衛工老王(女)。”
一些騎電動車的市民等信號燈時,總會看看木板上寫的內容,看后莞爾一笑。有人還停下車拿起手機拍照。
高先生說,當時看了后,發現里面有幾個錯別字,讀的時候就笑了。離開后,回味起來卻令人感動,有種正能量在心中涌動。他又返回路口拍照。
快車道上有個紙箱子
記者按圖索驥,朝東走了20米,找到了環衛工老王。
老王看起來60多歲,正在路邊清理地上的紙屑。一聽有人找她,她趕緊停下手頭的活。
“你那箱東西在我家里,這兒沒地方擱……”老王認錯了人。得知是鄭州晚報記者前來采訪時,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王說,7日晚9點20分左右,她沿著馬路兩側走了一圈,檢查看路上是否還有垃圾。走到路口時,發現文化路由南向北快車道上有一個紙箱子。
她等車輛駛過后,趕緊走過去撿。“往上提,發現提不起來。”老王細看紙箱里裝滿了東西,可自己手部有疾病,不能一下子拎走,只能在地上慢慢往路邊拖。
她凌晨3點坐路邊等失主
老王不識字,不知道紙箱上寫的什么內容,也不好拆開看。她坐在東南角路口處等待失主,可等了半個多小時,差不多晚10點了,也不見有人來問。
無奈,她只好將紙箱搬到三輪自行車里,運回大石橋的家中。
回到家里,她的老伴也不識字。兩人琢磨半天,還是打開了紙箱,“有種肉香的味道”,但仍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物品。
擔心失物貴重,失主著急,第二天凌晨3點多,老王又用三輪車將東西運到文化路黃河路口,然后坐在路邊等待。
可等了一上午,也不見失主。下班之前,老王找到在銀行做保潔的朋友。保潔員識些字。老王找來一個薄木板,托她在上面寫了這則尋物啟事。
老王說,到現在也沒人來領,不知道那東西過期不。
聽說東西一時不會過期,她舒了一口氣
記者10日來到老王家。房間里光線昏暗,很是潮濕,到處都是夫妻倆撿來的塑料瓶、廢紙等。“這些能賣點錢補貼家用”。
拆開紙箱,鄭州晚報記者發現里面裝的是名為“肉味王”的袋裝調味品。
聽說是調味品,一時不會過期后,老王舒了一口氣。(記者 冉小平 何濤/文 周甬/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