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鄭州東站氣氛熱烈,赴京參加全國第四屆道德模范表彰的全國道德模范黃久生、范海濤及提名獎獲得者宋麗萍等一行載譽歸來
全國道德模范黃久生(左)、范海濤(右)
來自周口的90后女孩謝宇慧獲得“孝老愛親”的提名獎。
映象網訊(記者 王濤 文/圖)9月27日下午,鄭州東站氣氛熱烈,赴京參加全國第四屆道德模范表彰的全國道德模范黃久生、范海濤及提名獎獲得者宋麗萍等一行載譽歸來,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有關部門領導前往車站迎接。
按預計時間,列車下午4點24分到站,還不到3點,站臺上已經站滿了前來迎接的人,大家爭睹全國道德模范的風采。
“來了,來了”,列車剛剛停下,迎接的人們便迅速跑到3號車廂門口,用鮮花、掌聲歡迎從北京歸來的道德模范。
“中央的領導班子,特別是習主席,非常重視道德工作建設,國慶節前特別忙的時間還抽出時間接見道德模范。非常榮幸的同時,也感覺責任重大,壓力很大,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學習總書記的講話,擔當社會責任,做更多的好事和善事,以對得起道德模范這樣么重要的榮譽。”面對這么多熱情的家鄉父老和媒體記者,范海濤顯得有些激動。
“您是助人為樂還是誠實守信模范”,面對記的提問,范海濤說,“誠實守信也好,見義勇為也好,道德模范都應該具備,道德模范應該是一個綜合的道德模范,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應是人民群眾的表率,社會的主流”。
面對媒體的采訪,同是道德模范的黃久生則認為,全國道德模范稱號,既是壓力也是動力,他的話簡單誠懇,很符合他做事的風格,“感到光榮,也感到壓力,這都是全省人民對我的厚愛,我更要踏踏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不辜負全省人們對我的希望”。
背景資料:兩位道德模范均來自基層
黃久生,系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他靠鄉親們的“百家飯”養大,18歲走出家鄉、進入建筑行業。2008年,他出資興建了家鄉第一座敬老院,成了700多位鰥寡孤獨老人共同的兒子;他幫助農民工討回欠款,帶領一萬多農民工走上致富路;先后為援建家鄉小學、修路、購置醫療設備等捐款310多萬元。
范海濤,系輝縣市孟莊鎮南李莊村黨支部書記、河南孟電集團總經理。作為企業家,范海濤使孟電集團固定資產從改制前的2.5億元增至現在的60億元;年上繳國家稅金由改制前的800萬元增長到目前的1.6億元。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范海濤讓全村351戶農民住上了復式別墅。任何時候,他總是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