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泔水這個臟累差的活計,或將走向規范化。據了解,鄭州市每天有600~700噸餐廚垃圾“自由”安放,喂貓喂豬還是制肥皂,變成“好孩子”做工業原料還是變成“壞孩子”成為地溝油,都無從查起。昨日,鄭州市政府立法工作推進會上,鄭州市城管局報送《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立法工作進展,并將意見征集稿公布。征集稿顯示,今后收買、處理都將走“標準”、“特許”制度,而臺賬、聯單制度也將爭取把“誰出事、誰負責”落到實處。
現狀
“干”的喂貓“濕”的喂豬
每天600~700噸餐廚垃圾
“自由”流動
“剩包子、剩油條收進筐里,要留給一個喂貓的老太太;剩湯、剩面有個養豬場定了,每天晚上來拉。”昨日,東明路上一家早餐店老板娘向大河報記者介紹她的“剩飯菜”流向。“沒有什么章法,同行們都是這樣,反正就是換個小錢,最重要的圖省事,每天一桶垃圾存著,我們也發愁。”
記者向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目前鄭州市餐廚垃圾處理基本處于大衛生原則下的民間自由流通。有負責人表示,餐館老板往往與養殖場等達成一定協議或默契,采取定期上門收取的模式,除了用于飼養禽畜,還有部分餐廚垃圾用做生產化工產品,比如肥皂、洗潔精等產品的生產,非法的部分,則作為生產地溝油的原料出現。
“管理無序、存在地溝油隱患,這就是急需立法的背景。”市城管局法規處處長宋曉戈向記者表示,作為全國首批33個資源利用與無害化試點城市之一的鄭州市,目前尚無一家專業餐廚垃圾處理廠。“新密有一家,但規模小,僅能維持周邊使用。”
那么,鄭州全市每天能產生多少“剩飯桶”?“難以估算。”宋曉戈表示,由于涉及餐飲、屠宰、食品加工、廢棄油脂加工等多個行業,而且都是動態狀態,具體數據不好統計。目前,采取的統計口徑是按照人均日產生垃圾0.1公斤,那么城區內600萬~700萬的人口,每天將產生600~700噸餐廚垃圾。
而記者了解到,根據2012年底的數據,鄭州市區每天會產生100噸以上的地溝油,這些地溝油大多來自飯店和油炸食品企業。鄭州市食藥監局也曾在去年底規劃,推廣油水分離器做餐廚垃圾預處理,并建立臺賬制度。不過,據透露,小型餐飲行業的普及程度難以像大型企業那樣可控。
新規
1.收垃圾要有資格,一輛三輪幾個桶或將叫停
一個老伯費力地蹬著三輪,車上的幾個泔水桶密閉不嚴,一路飄散異味。這種常見的泔水“漂流”第一關,未來將可能被封殺。根據鄭州市城管局日前發布的《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意見征集稿)》,從事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收集、運輸、處理服務許可。
宋曉戈表示,為了從源頭上徹底根治地溝油等違法現象,首先就要從泔水收買者這一環節開始遏制“喉管”。根據意見稿,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理中標單位,并簽訂餐廚經營協議,約定經營期限、服務標準、經營區域等內容,同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
而收集、運輸單位也要有“資本”獲得經營權,包括獨立法人資格,配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餐廚垃圾專用密閉運輸車輛,并按規定安裝使用管理信息系統相關設備,具有餐廚垃圾專用運輸車標識等規范和許可等條件。從事餐廚垃圾處理的單位,其工藝和技術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處理過程中廢水、廢氣、廢渣,具有可行的處理技術方案和達標排放方案,并按規定安裝使用管理信息系統等相關設施設備。
2.臺賬、聯單管理一條線,誰出事誰負責
從泔水到肥皂的“涅槃”,經歷了哪些環節?今后,“涅槃”過程不僅清晰可查,哪個環節出了錯也能馬上揪出“肇事者”。
鄭州市政府法制辦法規處處長王海超表示,“這是學習成都等外地城市的經驗,只要有必要,七聯單、八聯單都有可能,目的是讓各個環節都進入可追溯管理”。
根據意見稿,不僅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建立產生、交運臺賬,記錄種類、產量和去向等情況,并每月向縣(市)、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報告登記,還要對收集、運輸、處理實行聯單制管理。
由縣(市)、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提供聯單,餐廚垃圾產生單位交運時,如實填寫聯單有關內容,經收集、運輸單位驗收簽章后,留存聯單第一聯;
收集、運輸單位應當按規定將餐廚垃圾隨同余下的四張聯單運抵處理單位,處理單位應當驗收收集、運輸來的餐廚垃圾,核實聯單填寫的內容,加蓋公章后,將聯單第二聯交收集、運輸單位留存;處理單位將第三聯自留存檔;處理單位將第四聯、第五聯分別按規定報送縣(市)、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商務、畜牧管理等部門備案。
“這個監管是全方位的,比如在一些無害化處理環節,會有政府財政補貼,對整個流程的監控管理也將更加強硬。”
9月初,市法制辦法規處根據上位法進行了修改,并廣泛借鑒了成都、上海、長沙等城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形成了《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目前已由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公開征求意見,預計10月下旬能公布。
問題
1.多部門管理能否歸成一手管?
昨日,在鄭州市立法工作推進會上,城管局提供了目前立法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其中食品安全中長期存在的“九龍治水”問題,從餐桌到處理廠,食品藥品、質檢、工商、市容環衛、環保畜牧等政府多個部門都有責任,在剩飯菜的處理中依然存在。
王海超說,鑒于職權限制,有些環節可能介入不了,“有可能垃圾車在院里你管得了,一出院子就不歸你管了。而多頭管理顯然在無縫對接上存在難度”。
2.臺賬這本賬能否建起來?
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臺賬、聯單制度管理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宋曉戈表示,如果要保證產生餐廚垃圾都得到規范收運處置,需要建立嚴密可行的制度措施,“而所涉及的行業、管理單位,非常煩雜。”
最新進展
兩個餐廚垃圾處理廠
下半年開工
預計日吞垃圾600噸
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今年下半年,鄭東新區和二七區侯寨各將開工一座餐廚垃圾處理廠,預計投產后日處理垃圾能力達600噸,基本可以滿足當前市內餐廚垃圾處理需求。
宋曉戈向記者介紹建設進度時表示,這兩家企業剛剛通過政府招標,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將采取BOT模式(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這種特許經營模式。“餐廚垃圾處理會根據城市擴容而擴建,廠區我們預留了一期以后的工程量”。
(記者 朱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