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廣場,一婦女在賣礦泉水和小馬扎。唐韜/攝
在鄭州火車站地區,僅僅一兩平方公里的區域里,每天有數十萬人過往。作為主管單位,鄭州火車站地區管委會的工作一點兒也不輕松。趕不走的小商販、掃不完的煙頭、攆不盡的小三輪……被不少執法人員稱為清了又清的“牛皮癬”。今天,一起來聽聽這些一線工作人員的吐槽吧。
感受
執法隊員
是“百科全書”
9月的一天,記者跟隨鄭州火車站東廣場的執法人員體驗他們的工作。
因為東廣場有南北兩個出口,黑車、違法商販常在兩邊聚集。因為人手不足,執法隊員需要在廣場上南北奔走、互相支援。
除了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本職工作外,工作人員還經常要充當志愿者。
記者粗略算了一下,半小時里,其中一位執法隊員驅趕同一小商販3次,勸阻亂丟垃圾者5次,給路人指公交線路8次,給旅客指示免費公廁3次,給轉車旅客指明鄭州各汽車站位置2次,幫即將進站的旅客找候車廳2次……這位執法隊員笑稱,自己得做“百科全書”,不好好備課就只能一問三不知了。
吐槽
1.接人的電動車亂停放
東廣場工作人員孫師傅說,最近很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火車站出口處接人的車輛亂停、亂放。“以電動車為主,也有機動車。”
他說,其實在廣場南北兩側都有停車場,但很多車主為圖方便,不愿意挪動,“大多數車主是來接人的,說著一會兒就走了,把車一停就進去接人了。這樣不僅影響停車秩序,還影響市容市貌。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些電動車都是黑摩的。”
2.掃不盡的煙頭
昨日下午,一位正在掃地的環衛工說,要保持廣場清潔,他們就得不間斷巡查,“不斷走,不停手”。對于旅客隨手丟垃圾的不文明行為,這位環衛工說,他們勸阻的話,大部分旅客都會自覺地把東西收拾收拾,放垃圾桶里。
“有些人,你好好跟他說,他還白你一眼,然后把煙頭扔地上,完全無視我們的勞動成果。”他說,煙頭扔在地上,來往的人一踩,不好掃進垃圾斗里。現在,他每天僅煙頭就要掃上千個。
3.跟小商販打游擊
“賣玩具的、賣凳子的,還有賣水的,前腳攆走,后腳就跟著你回來了。”廣場保安老王說,他是被雇來維護廣場秩序的安保人員。
每天,他都得跟這些小商販打游擊。
老王說,也沒人知道這些小商販的東西是從哪兒弄來的、質量是好是壞,“尤其是那賣水的,有旅客說水都不是原裝的。你說,萬一喝出問題可咋辦?回來都找不到人了”。他說,這些人對列車時刻點摸得很清楚,知道什么時候人多、什么時候進來賣。
4.旅客隨地大小便
廣場保安老王,有時會遇到比較尷尬的情況——勸阻隨地大小便的旅客。“我勸阻過好幾回了。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晚上,天橋底下,那兒人少。”
“有一次,我甚至看見一個30多歲的男人在那兒大便。勸吧,人有三急。不勸吧,他又太過分了,只能等他方便完了我再過去批評教育。”他說,實際上,該男子離廣場上的免費公廁只有不到100米的距離。
5.職業乞丐很難纏
東廣場工作人員孫師傅說,乞討人員都被工作人員喊做“盲流”,“站內肯定不讓待,一般是給拉出來,就得管委會執法人員來管了。”
“那些乞討人員,有殘疾人,也有小孩。我們一般都是把他們送到救助站,但是他們不愿意待在那兒,經常是送進去又回來。”他說,每天都會有旅客向工作人員投訴,說這些人亂要錢。“有的婦女抱著小孩,說回家差幾塊錢,希望旅客幫幫她。有旅客說,這個人怎么每天都回家,每天都差幾塊錢啊?”一位執法隊員說道。
6.拉人住宿不間斷
“這些拉人住宿的人里,有自己開店的,也有幫人拉客拿提成的中介。”一位執法隊員稱,這些旅館大多不正規,有的外地旅客圖方便省事就跟著去了,遭遇宰客的事兒時有發生。
“他們覺得我們斷了他們的財路,我們認為這些人影響社會秩序。”這位執法隊員說,這些人全天都有,晚上最多。同這些人打交道,很考驗執法隊員的耐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