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記者在南陽臥龍區采訪,看到這樣一組數據:在今年前6個月公布的“中國好人”榜上,河南省總共上榜40人,南陽市臥龍區就占了12人;而2012年全年,南陽市上榜11名,臥龍區就有9人。
“中國好人榜”評選活動由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共同主辦,每月評選一次,分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五項。每個月全國推薦候選人600人,再由公眾投票評選,每項每月評出20人。
一個90萬人口的普通縣級區,緣何有這么多先進典型?記者在采訪中得知,該區注重思想道德建設,為全區人民干事創業提供正能量,讓道德之花花開遍地,引領了社會正氣新風。
選載體,重堅持,讓道德建設引領新風。該區從建區伊始,即啟動了每年一度的“文明個人”評樹活動,所有職能部門都根據業務特點,評選相應的道德典范。20年如一日評樹活動的開展,為培養和挖掘各類道德典型奠定了堅實基礎。8年前,臥龍將“文明個人”評選上升為“三文明”,即在城區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個人創建活動,在農村開展文明新村、文明農戶、文明村民創建活動。
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區委區政府全部領導都會下到所包鄉鎮或街道,參加表彰大會,為先進集體授獎,為文明家庭掛牌。8年來,這個區共表彰文明單位、文明新村800個,文明家庭、文明農戶1800多戶,文明個人、文明村民各1600多人。
育典型,樹標尺,讓群眾學有榜樣。臥龍區將發現培養典型納入各鄉鎮辦、各部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年度重要考評指標。越來越多的身邊好人成為群眾潛移默化的學習榜樣,該區還利用手機等各種信息平臺,進行廣泛宣傳,發動社會各界關注、學習身邊好人,為身邊好人鼓掌加油,擴大覆蓋面。
教為先,活動多,讓道德之花地肥土沃。這個區注重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各種教育活動。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實現學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區實驗學校以創建農民工子女俱樂部活動為切入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獲得了全國第三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三等獎。另外,該區常年開展了“道德模范基層巡講”活動,組織當年產生的模范人物成立代表團,巡回演講。
社會正能量的釋放,激發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多項指標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區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1060元、8780元,實現了快速增長。(記者闕愛民 通訊員王松林 付海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