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 我省水污染防治情況如何?9月16日~17日,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組織“中原環保世紀行”記者采訪團和省環保廳工作人員,赴信陽、駐馬店兩地,到企業,進車間,看污水處理廠,實地采訪水污染防治工作。本月底,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將聽取省政府關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專項匯報,并對此展開專題詢問。如果您身邊有水污染情況,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211,或者通過新浪微博@大河報,提供水污染線索。保護水資源,大河報與您共同關注!
場景
1
企業為啥不治污?成本收回要二三十年
練江河發源于駐馬店市市區西側,全長近30公里,東西流向,最終在汝南縣境內匯入宿鴨湖水庫,今年6月,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調查發現,練江河下游河水臭味刺鼻,卷著黑泥和泡沫的污水停滯不動,且野草瘋長,排污口不斷往外排放污水。
如今3個多月過去了,它的情況如何?大河報記者看到,該河周邊的生活污水已經被截流并送至第一污水處理廠,通過環境整治,練江河COD(指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進行化學氧化時消耗氧的量,一般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數來表示,是水質監測的基本綜合指標)維持在30左右,水質基本達標。站在橋上,能看到有不少人在河邊垂釣。
據相關人士介紹,為治理練江河污染,該市還興建了第二污水處理廠。該廠項目負責人邦業水務集團副總經理李鴻說,目前已完成投資1.7億元,成本預計二三十年才能收回。
場景
2
污染企業坦言:治污考驗的是企業良心
“治污沒弄好的那兩年,我覺都睡不著!”昊華駿化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湯廣斌告訴采訪組,他的公司是當地最大化工企業,曾受環保局點名批評和重點監督,被列入駐馬店水污染“黑名單”。
可如今,駐馬店市污防科負責人對其治理效果表示肯定,“從日常監測數據來看,處理過的污水都達標”。
9月17日,大河報記者在昊華駿化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為治理污水,該公司下了“血本”,投資2.24億元建了整套廢水治理項目,一噸廢水處理成本是4.2元,可自來水價格比這低得多,從收益角度看,公司“虧大了”。
不過湯廣斌坦言:對于化工企業來說,群眾對你是零容忍,治污考驗的是企業的良心。
場景
3
干凈了南灣湖,
“窮了”地方財政
南灣湖是信陽人的大水缸,可是一年前,馬河流域、譚家河流域臭味四起、糞便隨處可見。
雞公山轄區內馬河是南灣湖主要匯水源,流域內養殖戶超過200戶,糞便直排入馬河。目前,養殖戶已搬出,9月16日,大河報記者看到,譚家河沿岸的公路兩旁,養殖場已是廢墟一片。流域內水質也改善了不少,已由劣五類水質變為四類水,而流域整體水質已達到三類。據介紹,該流域已取締了15.6萬頭的養殖規模。
如今,在流域上游,可見鴨子游泳、漁人垂釣,“而以前,由于糞便堆積,根本下不了水”。但是,對禽畜養殖戶的補貼成了當地財政的一大難題。(記者 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