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勤中的高廣武
高廣武,洛陽市交警支隊高新交巡大隊瀛洲橋崗崗長。在很多人的眼里,崗長并不是啥大“官”,但他卻做得用心、認真,即使工作很辛苦也從無怨言,還以此為樂趣。正如他常說的那樣,不管干哪一行,都應該用心去做,穿上那身警服代表的就不僅僅是個人,還是整個人民警察的形象。
【愛心】
做好事已是家常飯
8月24日9時,在河洛路與瀛洲路交叉口執勤的協警宋彧發現一走失的老人。正在附近執勤的高廣武來到崗亭詢問老人,原來老人是坐公交車坐過了站。高廣武發現老人胸前戴的老年卡反面有字,上面寫明了老人的姓名、住址以及兒女的手機號。高廣武按照上面的手機號聯系上了老人的家人,可老人的兒女當時恰巧都不在家,他的老伴朱阿姨接到電話后十分著急,說要來接,但是考慮到朱阿姨已經是66歲,行動不便,高廣武親自將老人送回了家。
老大爺的女兒說,“我媽發現我爸丟了以后急得哭了一早上,多虧了交警。”高廣武的同事董萬春告訴記者,類似這樣的事兒很多,還經常給流浪人買飯,送迷路考生進考場,把自家的閑置衣服送給附近的農民工兄弟……
【溫情】
開溫情罰單就想他們不違停
寫著“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平安出行,文明停放”16個字的溫情罰單您收到過嗎?要說這溫情罰單,還得從兩年前的一輛無牌照車連續違停20多天沒人認領說起。
高廣武向記者回憶說, “當時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輛綠色大型工程車一直停放在候天路山水富地西門口,嚴重影響周圍市民出行。我接警后趕過去,看到這輛車在開這張違停告知單時心里閃過一個念頭:僅靠一張罰單也許不能讓司機認識到錯誤。” 于是他就在罰單上寫下了這16個字。從這以后,他一有空就在違停告知單的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寫上這16個字。“我也想過去刻一個章,但總覺得還是手寫的真誠!我就想讓那些違停者認識到錯誤,以后能按規定停車。”
【細心】
人格魅力贏得“高哥”尊稱
高廣武在1999年至2010年一直是巡警,2010年警務改革時被分到了高新交巡大隊的瀛洲橋崗當崗長,這一干就是三年。現在瀛洲橋崗上一共有4名交警,10名協警。大家都親切地稱高廣武為“高哥”。
瀛洲橋崗是宜陽、洛寧瓜農進城的必經之路,賣瓜高峰期,每天都有百十輛瓜車經過這兒。交警們在巡邏中發現瓜農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瓜農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與別的車發生剮蹭,有的瓜車沒尾燈、反光條等警示標志,還有的不認識路、不知道瓜果直銷點在哪里。鑒于此,瀛洲橋崗的交警們在崗上設立了“瓜農服務站”,免費為瓜農提供茶水,發放瓜果直銷點示意圖,充氣補胎、修車,還幫瓜車貼反光標等。
瀛洲橋崗所在的高新區企業多,外來務工子女多,家長沒時間接送孩子上學。瀛洲橋崗又是很多大貨車的必經之路,每次看到這些車疾馳而過,高廣武都很擔心孩子們過馬路的安全。為此,高廣武主動和轄區內的學校聯系,每年9月1日開學和放寒暑假時,高廣武都會帶著瀛洲橋崗的交警們給孩子們上安全教育課。他還帶著崗上的同志們做了提示牌,發給各個學校,讓孩子們過馬路時舉著,提醒車輛避讓。
正是這種謹小慎微、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樂于助人的人格魅力讓高廣武贏得了“高哥”的尊稱。 (記者 計思佳 實習生 李玉瑩 文 李斐斐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