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討論的組織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周弘
北京時間9月9日17時40分,鄭歐班列已通過俄羅斯的雷布諾耶車站,駛離鄭州7861km,距德國漢堡還有2353km,預計9月13日到達漢堡。
鄭歐班列還在路上,對鄭歐班列的關注已經到了心上。古老的中原距離發達的歐洲到底有多遠?滿載希望的鄭歐班列能否延續絲綢之路的傳奇?萬里“姻緣”如何牽手再譜?9月3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的5名專家就此展開一場觀點激蕩的“頭腦風暴”。
機構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身為西歐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是專門從事歐洲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和國際關系綜合研究及國別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目前設有經濟研究室、歐洲政治研究室、國際關系研究室、歐盟法研究室、社會文化研究室、科技研究室、中東歐研究室、《歐洲研究》編輯部、圖資信息室等。
贊賞
河南具備抓機會的“意識”
如果說鄭歐班列的開通,是河南與歐洲的一次“親密接觸”,那么,這場“密會”的發生,有著不可不說的背景,那就是,中歐貿易往來頻繁,歐盟已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伙人”。
當天討論的組織者周弘,是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歐洲學會秘書長、副會長的她,還有一個身份——十二屆全國人大河南團代表。周弘說:“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與歐洲都處在經濟飛速發展時期,兩者之間的經貿往來帶動產業鏈條變化:歐洲將許多加工貿易從東亞、日本等地向中國內地轉移,然后再出口?!彼J為,雖然存在產品附加值過低、貿易逆差等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中歐貿易往來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由于歐債危機,歐盟各成員國正普遍面對經濟放緩、消費低迷和失業率上升的局面。中國這個合作伙伴也讓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感到緊張,尤其是歐洲對華貿易赤字不斷增長,來自中國的企業開始向較高價值的產業邁進。現在的歐洲市場萎縮、出口貨物量減少,歐洲在市場、產地布局上進行結構性調整;同樣,中國產業也在發生變化,也在進行結構調整。周弘認為,在由產業調整引發的下一輪競爭中,誰有意識追蹤歐洲轉型,誰就可能在國內的轉型、調整中取得大的收獲。“鄭歐班列的開通,讓我們看到了河南的‘意識’,這條貨運通道,將帶動各個要素流動起來,在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中,使河南這個內陸省份更加直接接觸外部資源?!?/p>
借鑒
鄭州可以參考漢堡自由港的經驗
大家首先就鄭歐班列的現實意義和實際操作展開探討。
“與漢堡相比,阿姆斯特丹吞吐量更大,應該是更理想的貨物集散地,為何鄭州選擇了漢堡?”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孫彥紅拋出疑問。
研究德國的助理研究員、理學博士胡琨剖析,德國境內內河航運水系密集,萊茵河河網縱橫,漢堡是繼柏林之后德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國最大的海港。漢堡港是歐洲最佳轉口港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設有自由港區,經營轉口貿易,“將貨物運到漢堡集散,除去貨物本身銷售對象的原因,也與漢堡港各種運輸方式發達有關”。
胡琨認為,作為集裝箱集散地,“漢堡模式”是鄭州學習的范本。例如,漢堡自由港內有一系列優惠政策:船只從海上進出自由區,只需掛上“關旗”,可不受海關的任何干涉;進出口或轉口貨物在自由區裝卸、轉船或儲存,均不受海關限制;在自由區建造、修理和裝配船只,不受海關約束……
“我贊成胡琨的觀點,依托鄭歐班列,鄭州完全可以打造適合自己的‘自由港’形態。”孫彥紅說。
探討
“退而結網”起產業,還是“因地制宜”用優勢?
與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的觀點一致,討論中,專家一致認為,鄭歐班列不能單純發展成交通運輸樞紐。
助理研究員、李罡博士說,任何一種運輸方式都有優勢和劣勢,鐵路運輸成本、時間介于海運、空運之間,對中亞等沒有海港的內陸國家來說,這條物流通道打開正逢其時?!白プr機后,要理性設計,比起怎樣運、運什么,有貨可運更加重要。”
李罡認為,當地政府應在產業上下功夫,發展與本地產業結構相適應的新型產業?!拔野l現,河南進出口總額位居中西部第一位。如果通過海運運送電子產品到德國,需花費一個月以上。這時,鐵路比海運、空運便宜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p>
發展產業的同時,河南還要在專業化的物流服務上下功夫?!昂幽暇邆鋭趧恿瀯?但目前物流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很多物流企業只負責運輸。實際上,歐洲一些物流公司提供的是全產業鏈的物流服務:從組織貨物到運輸、銷售,一手包攬?!?/p>
“我不完全贊同你的觀點。”助理研究員孫艷博士提出,“我曾對希臘的經濟形態進行研究,希臘沒有發達的制造業,與河南的相似之處在于區位優勢?!彼硎?希臘明智地選擇了物流倉儲業作為發展重點,通過提供貨物倉儲、管理等服務,將其他地區的貨物吸引到當地集散,從而帶動相關服務業發展,“這或許比打造一個全新產業見效快”,但從長遠看,河南必然要打造新的產業形態。
提醒
豫歐貿易往來不能“一窩蜂”,更需“走心”
“通過鄭歐班列,河南與歐洲的距離在縮短,貨幣成為新的衡量方式?!闭劦疆a業發展,孫彥紅的思路與李罡、孫艷不太一致,她認為,在考慮運出去的同時,不應忽視“運進來”。
“比如德國的機器、比利時的巧克力、法國的葡萄酒等,鄭州可否成為這些商品的集散地?”孫艷說,現在要學會利用優勢,河南企業可以通過班列“走出去”,也可以組織貨源把產品“拉回來”。
“需要提醒的是……”周弘補充道,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行業、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應有合理預期,應合理控制,對市場的開拓要有長遠戰略,絕對不能“一窩蜂”,“和歐洲人做生意,一定要用心,‘野蠻生長’的方式不行……在鄭歐班列牽起的豫歐貿易協作上,河南更需要‘走心’”。 ?。ㄌ嘏捎浾?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