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交通壓力,我市今年計劃對27個擁堵路口進行改造,華山路中原路口、花園路紅專路口、嵩山路建設路口等經常擁堵的路口都列入其中。
規劃部門綜合前期調研情況,制定出初步改造方案,目前正在網上公示,面向全體市民征詢意見與建議。
9月21日前,您可通過撥打晚報新聞熱線96678或發送電子郵件(wanbaowsj@126.com )提出您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及時轉達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路口改造方案。
本報今天起,將陸續推出27個路口治堵報道。第一站,我們聚焦華山路中原路交叉口。鄭州晚報記者 吳淑娟 徐智慧
會診
一個路口,影響3萬人出行
位于西區的華山路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設計雙向2車道,但近年隨著新建小區增多,大型商場入駐,人車劇增,路口擁堵狀況日益嚴重。
據調查,中原路華山路口周邊近年新建了昆侖華府、潁河港灣、中原萬達等多個高層住宅小區,還有一個城中村——洛達廟村,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在此租住。
中原萬達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小區目前有2112套房子,已經有部分業主入住了,其余大部分也在裝修。
僅這3個小區,按每戶家庭成員3人計算,就是1萬多人口。
再加上華山路中原路口東南角的萬達購物廣場和華山路兩邊176家臨街商鋪帶來的巨大客流,粗略估計,中原路華山路口每天約有3萬人通行。
而華山路道路狹窄,人車混行的現狀使這個路口成為交通擁堵的“焦點地段”。
方案
由15米擴至36米,雙向六車道
市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對27個擁堵路口進行的改造,主要采取“拓寬渠化”方式進行。
華山路共有3個路口納入此次改造計劃,分別為華山路建設路口,華山路中原路口,華山路伊河路口。
華山路中原路口、華山路建設路口華山路方向道路拓寬將結合華山路綜合改造工程進行,拓寬改造后的道路橫斷面將由目前的15米增至36米,包括3米寬人行道、6.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和寬13米的機動車道(雙向六車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中間設置2米的綠化帶進行隔離。
華山路伊河路口華山路方向行道樹外側增設6.5米混行車道,伊河路方向(東側)增設9.5米混行車道,增強路口通行能力。
建議
路口拓寬,車道增加,是否意味著道路就會暢通無阻,對此,交警部門并不樂觀。
據統計,交警二大隊平均每天需處理交通事故150起,“其中60%以上事故是由電動車違章闖紅燈、隨意調頭、斜穿馬路引起的。”交警二大隊二中隊指導員王剛說。
“由于十字路口設有電子眼,電子設備實時監控下,機動車主違章者很少,現在路口95%的交通違章行為來自于行人和電動車,闖紅燈、亂穿馬路等行為嚴重影響了路口通行效率。”
建議一:嚴管“中國式過馬路”
中原路華山路站點的公交站臺位于華山路西側,12路、44路、60路、66路、919路等7條公交線路在此停靠,每分鐘都有上百名乘客在此下車前往路口西南角的萬達廣場,需兩次穿越馬路,路口交通混亂。
記者現場看到,路口華山路南北方向120秒紅燈周期內,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電動車主寥寥無幾,大多數人過馬路都是“看車不看燈”,車流稍有空隙,就不顧協管員阻攔,硬闖紅燈過去。
機動車顧忌行人安全,即便是綠燈通行時也只好一步一挪,緩慢通過。
汽車通行不暢,路口更加擁堵。
“亂闖紅燈的治不住,路修得再寬也會堵。”一位過路市民說。
建議二:公交站臺挪到路東邊
在路口西北角執勤的交通協管員李書芳揮動小紅旗,高喊“紅燈,等等再過”,卻無法阻止蜂擁而過的人群。
“行人、電動車不好管。要是華山路西邊的公交站臺能挪到東邊,由西往東方向的乘客下車就不用過馬路了,直接能進商場,由東往西方向的人下車后只用穿行中原路就可進商場,路口壓力會減小。”協管員建議。
建議三:華山路南向北實行單行
鄭州公交公司孫躍青是60路車的老司機,他通過發長微博的方式,對華山路中原路口改造提了建議。
孫車長說,中原路華山路交叉口堵車的原因主要是華山路北向南的通行條件不能滿足要求,一個紅綠燈周期無法完全讓車流全都順利通過路口,導致部分車流滯留在路口,直接導致中原路的東西方向無法順利通行。
建議高峰時段華山路的中原路到伊河路實行南向北單行,這樣一來,這個路口就會通暢了。
27個路口名單
列入今年改造計劃的27個擁堵路口是:花園路紅專路口、紅旗路花園路口、紅旗路文化路口、城東路鳳凰路口、城東路商城路口、紅專路經三路口、優勝北路黃河南街口、緯五路花園路口、花園路農科路口、文化路紅專路口、鄭汴路未來路口、商城路未來路口、二環支路京沙路口、東明路鄭汴路口、東明路緯五路口、東三街紅專路口、建設路工人路口、東風路花園路口、華山路建設路口、華山路中原路口、伊河路華山路口、伊河路秦嶺路口、伊河路伏牛路口、嵩山路建設路口、航海路大學路口、航海路城東路口、工人路汝河路口。
改造路口請您發言
此次面向全體市民,征詢內容包括:哪個路口需要拓寬改造,哪個路口有違章建筑需拆除,哪個路口需要改造交通信號燈,調整公交停靠站點改造,哪個路口應該直接增加車道,哪個路口應該設置交通島、引導道路交通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