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地鐵3號線和5號線使用的A型車 資料圖片
本周五上午,我市將召開鄭州地鐵票價聽證會,2日晚上,入選聽證會的消費者代表召開了小型“座談會”,“票價高”仍然是討論焦點。
另外,將于今年年底投入運營的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中,使用了B型車。而未來的3號線和5號線將使用運力更大的A型車。
A型車比B型車
運力將提升20%
在鄭州地鐵1號線鄭東車輛段,13列地鐵列車正整齊地排列在車庫里。“他們剛剛做完線路調試,現在正在進行日常維護。”車輛部副部長謝春華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已采購的25列1號線列車中,都采用的是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生產的B型車,“B型車輛的運力因為受到車長度和寬度的限制,車體最大運力為1860人。”謝春華說,B型車的每節車長19米,寬2.8米,但A型車每節長22米,寬3米。
“相比而言,A型車車體更寬更長,運力也就更大,同等編組下甚至達到了2500人。”謝春華說,A型車比B型車運力將提升20%。“車輛內部設施的設置不存在什么差別。”
A型車將需要更大的隧道
3號線和5號線選擇A型車,那么這樣的車輛是否能在1號線和2號線上跑呢?“不同型號車輛是不能在一起跑的,因為車輛的寬度不同長度不同,需要的隧道直徑和站臺都不一樣。”謝春華說。
現在1號線和2號線隧道內部直徑5.4米,A型車行駛要達到6米直徑才能容下,另外,現在的站臺屏蔽門系統按照118車輛建設的120米站臺,如果換成A型車就要更長的站臺和新的屏蔽門系統。
使用A型車是考慮今后城市客運需求
據了解,鄭州市在2006年城市規劃及之后的地鐵報批中,考慮當時的城市發展,選擇運力適當的B型車體。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運力的不斷增加,就要求需要更大運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在鄭州大運力公共交通BRT線路中,快速公交系統日均運營人次超過42萬,最高峰時超過47萬。而今后的3號線和5號線都要進行穿越城區及環城的運力交通體系規劃。“甚至在5號線中,為以后考慮最大行車密度‘30對/小時’, 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的運力能力。”市軌道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都是為以后出現更大運力需求做準備。“A型車具有載客量大、空間大、多編組、運行可靠等特點,尤其適合人口密度大、流量大的特大型城市使用,可以解決加掛車廂過多帶來的諸多難題,有效地緩解軌道交通運輸壓力。”
消費者代表提前開會討論票價問題
本周五上午,我市將召開鄭州地鐵票價聽證會,2日晚上,入選聽證會的消費者代表召開了小型“座談會”。
在此次座談中,參加聽證會的5名消費者代表仍然將“票價高”作為此次討論的焦點。“最近,我把鄭州和全國其他13個有地鐵的城市票價進行了對比,最后得出的結論是,鄭州市民坐地鐵很貴,居第三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費者代表說,通過把14個城市的地鐵票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進行了匯總,廣州排第一,其次是重慶。
他算了一筆“地鐵賬”:鄭州市如果按照聽證方案2實施,市民乘坐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最多要掏6元,每天來回2次,需要12元。“用12元乘以每個月平均上班22.5天,再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可以得出乘坐地鐵占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該消費者代表表示,盡管這個算法并不科學,因為不可能市民每天都要乘坐地鐵從頭到尾,但至少能夠說明,鄭州市的地鐵票價與市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相符。
另外在公布的票價方案中,將老年卡的標準設置在65歲,但公交卡為60歲,這樣不對稱的優惠設置,消費者代表也認為不太合適。
座談會上,消費者代表表示將對此次討論的問題在周五的聽證會上提出,并希望物價部門對有關問題再進行論證。
■鏈接
地鐵ABC
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輕軌)車輛類型可分為:A、B、C三種,三種車型的主要區分是車體寬度。
A型地鐵列車:長22.8米,寬3米,代表車型:在上海、深圳、廣州、南京地鐵運營中都使用A型列車
B型地鐵列車:長19米,寬2.8米,代表車型:北京、天津地鐵寬體車(鼓型B型車)
C型地鐵列車:長19米,寬2.6米,代表車型:上海地鐵5、6、8號線列車
(記者 李萌 實習生 侯海英 馬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