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新辦電話不實名將無法使用。CFP供圖Y
從9月1日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對新增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用戶實施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嚴格實行“先登記,后服務;不登記,不開通服務”。同時,電信企業將通過電話、短信息、書面函件或者公告等形式告知未實名登記的老用戶,并采取便利措施為其免費補辦登記手續,逐步提高我國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比例。
如何卡死信息泄露
——系列配套規章將陸續出臺
去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要求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建立網絡真實身份管理制度,對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用戶實施實名登記。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出臺《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和《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兩個部門規章,細化了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和實名登記要求,規定電話實名制自9月1日起實施。
工信部副部長尚冰表示,電信企業要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工作管理和技術措施,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用戶信息保護的職責和要求,加大對用戶信息保護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查處力度,對于泄露、交易和違規使用用戶信息的行為堅決予以懲治。
據了解,下一步我國還將陸續出臺一系列配套規章,推動落實網絡信息安全保護,建設網絡誠信體系。
能否遏制垃圾短信等頑疾
——相關部門需互相配合
幾乎每個手機用戶都收到過垃圾短信,近年來“響一聲”電話和電話詐騙活動也日益猖獗,但因侵害個人信息的行為人的身份信息沒有登記,或者登記的信息虛假,導致取證、查處難。
實行嚴格的手機實名登記以后,非實名登記的手機卡將很難買到,這增加了犯罪分子利用手機犯罪的風險。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認為,對于犯罪分子有意通過使用虛假偽造的身份證件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電信企業除了自身需加強對證件真偽的鑒別能力外,還需其他相關的各級政府部門切實履行各自職責,對各類有效身份證件的發放、使用和管理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實名了有啥好處
——享受更多便捷和實惠
據了解,電話用戶實名登記目前是國際通行做法。我國個人信用體系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目前影響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誠信問題。“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應用衍生出多樣化的增值業務,手機醫療、手機證券、手機支付等業務都需要實行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管理,并進而為用戶建立個人征信體系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魯春叢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