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的學生志愿者幫新同學搬運行李
昨天,是鄭州大學今年新生正式入學的第一天,10000多名本科生從五湖四海匯聚到這里,如此龐大的規模在省內高校中首屈一指。不過,昨天記者在鄭大新區采訪時,并沒有看到想象中的大包小包、人頭攢動的熱鬧場面,沒有熙攘,沒有擁擠,包括新生,迎新的每件事都透露出同一種表情——從容。
新生甭煩心 迎新大巴首次開進飛機場
作為我省唯一一所211高校,除了吸收大量省內優秀學子外,鄭州大學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省外學生。不過,對于那些距離遙遠的學生來說,可能從家鄉“飛”到鄭州花費的精力,還比不上從機場到鄭大新校區的多,因為機場離鄭大新區實在是“太遠”了!
從昨天開始,這些都不再是煩惱,鄭大今年首次在機場開設新生接待站。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報到期間的每天上午10:00、下午3:00和晚上8:00三個時段,都開通直達班車!
另外,今年鄭大還調派了140輛大巴在火車站、汽車站不間斷接送學生以及家長。為方便駕車來學校的學生家長,首次在連霍高速溝趙站出口處設立新生報到引導點,并發放路線指示圖,讓他們不用再為“怎么走”犯愁。
家長別擔心 設有臨時住宿點
前幾年,在迎新報道中,華中師范大學體育館里上千家長打地鋪的照片,震撼了不少人。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距離市區較遠,每年開學期間,鄭州周邊的賓館都會爆滿,很多家長都找不到住宿地方。為了更貼心解決這個問題,今年鄭州設立6個臨時住宿點,里面有空調開放,并提供600套涼席和毛毯、飲用水等必需物品。
學長很貼心 微博上可先報到
今年鄭大各個院系的迎新工作,各有不同的范兒,又帶有學院自身的特點!
在公共衛生學院,特別開啟了“線上迎新模式”。該院暑假開通的“學長幫幫團”,讓新生人還沒報到,就已經在微博上報到了。通過這個平臺,所有新生關心的問題都有學長耐心細致解答。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在院門口設置了專供新生“涂鴉”的“許愿墻”,上面記錄了新生“最初的夢想”。文學院則是文藝范兒不停。迎新期間,今年新生通知書上驚艷的《鄭大賦》作者王保國,將親自講解作品內涵。而正在《百家講壇》上講述《隋唐考場風云》的王士祥老師,也將和同學們交流創作歷程。在法學院,更注重“理性”的他們,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報到程序。
記者手記
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學生。作為一個離開大學七八年的“老生”,昨日走在鄭大校園,感受到一種不同于過去的“淡定”場面時,心中著實詫異。
沒有入學,就能熟知學校有幾個小門,附近哪里有好吃的飯館,哪個老師最好對付,這在七八年前還不可想象。而在訊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大學新生早已不再是“小白”,許多人甚至都已提前來學校踩過點,所以大樓、教室、圖書館可能對他們來說,都已不再新鮮。這種“從容”,折射的是一種時代符號。
而怎么與人相處,怎么在寬松大學生活盡快度過“迷茫期”,這些新生們面臨的問題一如當年。對于有些人可能會更艱巨一點,就像從沒有住過集體宿舍的新生小徐,他要適應的不僅有全新的居住環境,還有怎樣更好地與其他室友交流。(記者 劉學增 文 李康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