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院洛陽分院走出的學員占民航現役飛行員的四分之一
飛院洛陽分院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
昨日下午5時50分,B-9583號飛機安全降落于洛陽北郊機場,標志著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以下簡稱飛院洛陽分院)實現安全飛行50周年,由此也創造了全球通用航空獨立運行機構飛行安全最長時間的紀錄。
相比洛陽北郊機場,培養飛行員的飛院洛陽分院并不為市民所熟知。飛行學院長啥樣,怎么保障安全飛行,怎么才能拿到飛行執照,成為真正的飛行員呢?帶著這些疑問,大河報記者走進飛院洛陽分院,為大家一一解答。
民航現役飛行員,四分之一出自這里
飛院洛陽分院的前身1963年組建于四川廣漢,其間幾經更名。1993年8月,由于洛陽地區氣候適宜飛行,學院整體搬遷至洛陽。如今,飛院洛陽分院已經成為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規模最大、業務最齊全的飛行訓練分院。
上手快、素質高成了飛院洛陽分院畢業生的代名詞。50年來,飛院洛陽分院畢、結業飛行員8700余名,民航現役飛行員中,有四分之一從這里飛上藍天,民航首批7名特級飛行員,有5人曾經在這里學習或工作過。
“洛陽分院可以說是50年民航歷史的縮影,獨一無二。”飛院洛陽分院院長張立斌說,分院除了沒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航空相關的其他要素一應俱全。
建院初期,夜間飛行助航燈光靠的是擺置在航道邊上的馬燈。如今,先進的夜航設施早把馬燈送進了校史陳列館。訓練條件和設施的逐步更新,讓安全飛行多了很多保障。50年來,分院所有飛機沒有一次因維修質量原因而導致單發飛行、發動機空中停車、迫降等危及飛行安全的事件發生。
咋考飛行執照?通過4大關7大考核
鄭州升空的“大河報號”直升機,再一次將駕駛飛機的夢想帶入普通市民的生活。飛行員是怎么培養出來的呢?飛院洛陽分院訓練科科長勤格勒告訴記者,合格的飛行員除了過硬的身體素質和理論知識,還需要在18個月內完成255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在此期間要經歷4大關7大考核。
“入校后,飛行滿7個小時,13小時分別要篩選一次,不適合飛行的學員就要停飛,也就意味著改行。”之后,學員要取得私用駕駛員執照,獲取儀表等級后才可飛行雨雪、夜間等特殊天氣。還需要考取多發商用駕駛員執照,最后通過高性能過渡訓練,才能成為合格的民航飛行員。
“另外,還有7次階段檢查穿插在中間,而這么多的考試中,累積三次不合格或者同一階段內有一次考試及補考不過,就會被停飛,再根據成績轉為地面作業。”勤格勒告訴記者,這么高的淘汰率只為保障民航飛行的安全。
相關鏈接
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記者 樊雪婧 侯夢菲 通訊員 劉軍 楊德貴 文 記者 王亞鴿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