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來水管漏水,居民撥打110,110派單至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洛陽市110聯動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接線
昨日,記者從洛陽市110聯動指揮中心獲悉,自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23日,洛陽市110聯動指揮中心共呼入電話373余萬起(日均3903起),接起電話303余萬起,有效訴求總數1593143起,其中除去公安、消防、醫療以外的聯動訴求589352起(日均615起),辦結368500起。洛陽人愛撥110,在他們眼里110是真管用的“大管家”。“洛陽110聯動”運行兩年來,整合社會管理資源,集成民生服務功能,從單純警務的“公安110”轉型為民生服務的“社會110”,嬗變成洛陽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張閃亮的新名片。
一個號碼找政府
“聯”得越來越寬
群眾無論遇到警情,還是路燈不亮、暖氣不熱、井蓋丟失、管道破裂、噪聲擾民、消費投訴等民生瑣事,都可以撥打110反映,不管涉及哪個部門或多少個部門,只要撥打110即可搞定。
今年6月15日,市民婁女士撥打110反映,焦枝鐵路中和攪拌站處鐵路涵洞,積存大量污泥和雨水,行人車輛無法通行。18日,洛陽市110聯動辦召集洛龍區110聯動辦、洛龍區畜牧局、龍門管委會等單位進行現場協調,達成以下意見:由洛龍區畜牧局老院承包人李京圈對此路段地基及兩側邊溝進行處理,達到硬化條件后,由中和攪拌站對路面進行硬化。
6月25日,洛龍區政府反饋:預計于29日完成道路基礎處理和排水溝開挖工程。7月16日,龍門管委會續報:經現場查看,目前中和攪拌站負責的路面硬化工作已全部完工,我辦已與訴求人聯系,并告知情況,訴求人表示感謝。
110還管老百姓出行?在洛陽這并不稀罕。2010年10月18日,洛陽市委正式提出組建110聯動服務平臺,當年12月1日,聯動平臺投入試運行。兩年多來,一套覆蓋全市、號碼統一、資源共享、反應快捷的110聯動服務體系逐漸成型:
110聯動指揮中心依托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將原有的30多個公共服務電話集中為110一個號碼,統一受理群眾各類訴求。首批全市45家市直部門,5個城市區,水務集團、公交集團、熱力公司等共計67家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單位,被確定為首批聯動單位。隨后,部分群眾訴求較多的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和16個縣(市)區110聯動實現全覆蓋。目前,聯動單位已擴展到108家。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市安全生產管理局等20家聯動單位還分別成立了聯動服務分隊,形成聯動服務體系,24小時待命應急。成立正縣級的市110聯動辦公室,代表市委、市政府全權處理群眾訴求,并對辦理情況進行協調、督辦、暗訪、回訪、考核。
群眾無論遇到警情,還是路燈不亮、暖氣不熱、井蓋丟失、管道破裂、噪聲擾民、消費投訴等民生瑣事,都可以撥打110反映,不管涉及哪個部門或多少個部門,只要撥打110即可搞定。“新版110”的出現,全面整合部門資源,高度集成民生服務,這種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正是社會管理創新的“試水”。
一個電話追到底,“動”得越來越快
對公安、消防、醫療等以外的各類民生訴求,110聯動指揮中心在5分鐘內交辦給相關聯動單位。對辦理時限,“特急件”30分鐘內趕到現場處置,2個小時內反饋,當天辦結;“急件”1個小時內趕到現場處置,4個小時內反饋,3天辦結;“一般件”2個小時內趕到現場處置,24小時內反饋,5天辦結。
一張110聯動交辦單記錄了一起群眾訴求處置的全過程:
8月3日10:45 西工區齊先生反映:多位業主2005年按照規劃圖紙挑選的王城大道天寶華庭小區的停車位號,并簽有車位租賃合同,現在物業公司稱其挑好的車位號被他人挑走了,希望有關部門落實此事。
8月3日11:30 西工區110聯動辦公室人員到達到場,查明原因為: 近期開發商委托物業公司收取停車費,讓業主重新挑號,引發18位業主不滿,因目前開發商負責人在外地,辦事處工作人員無法聯系負責人,如果開發商無人照頭處理此事,辦事處將告知18位業主走訴訟渠道解決。
8月7日17:07 西工區110聯動督辦邙嶺辦協調處理。
8月8日15:07 邙嶺辦組織召開天寶華庭開發商、物業公司、業主代表協調會,開發商同意18位業主可優先挑選小區停車位。
8月14日9:00 開發商與業主達成協議,18位業主從開發商處領到停車牌。
8月14日10:30 回訪訴求人,表示非常滿意。天寶華庭小區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過去,一些職能部門交叉管理,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的事情時有發生。而“洛陽110聯動”所追求的,是在一個平臺上實現多個部門信息共享、整體聯動,堅決杜絕推諉扯皮,一竿子插到底,為老百姓服好務。
對待群眾訴求,像警方處理警情那樣,快速出擊。上面的110聯動交辦單背后就是一套嚴格細致的工作流程和標準。
對公安、消防、醫療等以外的各類民生訴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110聯動指揮中心在5分鐘內通過網絡派單系統交辦給相關聯動單位。
對辦理時限,“特急件”30分鐘內趕到現場處置,2個小時內反饋,當天辦結;“急件”1個小時內趕到現場處置,4個小時內反饋,3天辦結;“一般件”2個小時內趕到現場處置,24小時內反饋,5天辦結。
對超期未辦結的事項,下發督辦通知單;經兩次督辦仍未能按時辦結的,下發警示通知單,跟蹤督辦直到辦結為止;同一聯動單位一個季度內被兩次警示的,予以通報批評。
對于職責不清的事項,市110聯動辦公室通過協調,指令一家主要單位負責,相關單位協助,共同解決問題,各單位須無條件服從。
一個承諾系百姓,“辦”得越來越好
“把110聯動平臺做好了,老百姓就會感到,在洛陽只需打個110,急事、難事就能解決,那是真正意義上的福民。”洛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郭叢斌深有感觸地說。
“件件能落實,事事有回音”,是“洛陽110聯動”對社會公眾作出的承諾。然而,人們也有一些擔心,如:民生訴求電話過多,會不會影響到急難警情電話的接通?再者,這種聯動服務如何保證長效,避免疲沓?
如今擔心變成了放心。110聯動指揮中心接線席位由原來的15個增加至目前的30個,接線員由45名增加到92名。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所有線路暢通無阻,警情電話有效接起率不降反升。
“把110聯動平臺做好了,老百姓就會感到,在洛陽只需打個110,急事、難事就能解決,那是真正意義上的福民。”洛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郭叢斌深有感觸地說。
2011年11月19日,國務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時任公安部長)在洛調研期間說,“洛陽的110聯動工作做得好,67個單位參與聯動,其他地方都是二三十個,洛陽最多,全國第一。”(記者 楊玉璞 魏朝林 侯夢菲 通訊員 李少宇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