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對剛剛硬化過的路面進行修整。 記者 馬健 圖
老舊小區改造是“十項專項治理”的重要內容,在居民支持、上下一心的氛圍里,已取得了初步成績,目前,僅中原區已有39個小區開工。
昨日下午5點,記者來到文化宮路200號院,兩名工人正合力加蓋窨井蓋。路兩側公示牌上寫著:中原區2013年老舊小區物業基礎設施整治改造項目公示牌,工期為2013年8月21日至31日。
劉女士是首批入住小區的住戶,這幾天她經常帶著孫子在院里玩耍,也不用擔心是否會被坑洼不平的路磕到。“現在小區路上鋪上了水泥混凝土,以前坑坑洼洼的路面現在變得平整了,住在這里感覺很幸福。”
據小區居民介紹,這是一個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舊小區,由于年代較早,小區內路面損壞較為嚴重,墻體表面已經多處出現老化脫落現象,墻壁上的亂涂亂畫更是影響小區形象。
作為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項目,文化宮路200號院終于“換新裝”了。
施工方介紹,此次改造將對小區3400多平方米進行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復,對5186平方米墻面進行抹灰。目前整個小區的施工已近尾聲,預計今明兩天就可全部完工。
像文化宮路200號院老舊小區得以有機會“著新衣”的還不少。據了解,中原區老舊小區改造中計劃投資6792萬元,改造255個老舊小區,目前已開工39個。改造后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整治改造后達到引入社會化物業管理條件的,實施社會化的物業管理。暫不具備社會化物業管理條件的,由街道辦事處實施社區介入管理。要采取專業化物業公司進駐、后勤式管理、社區介入等不同模式,逐步實現中原區城市建成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根據計劃,中原區9月底前全部施工完畢,10~11月份驗收。
(記者 董艷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