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清掃大街 記者 王春勝/攝
昨天,鄭州市舉行“民生工作推進會”,環衛工作管理、環衛工待遇等被提及。未來,鄭州的環衛工將越來越少,機器“工人”將成為環衛工的主力,環衛工人還可享受帶薪休假。
現狀
近六旬老兩口
靠做環衛工糊口
昨天下午4時許,鄭州市紫荊山附近。
59歲的張師傅右手拎把笤帚,左手握著垃圾斗開始新一輪巡視。依舊彎著腰、盯著地,所到之處,瓜皮、廣告、飲料瓶……都得進她的垃圾斗。自打六七年前從中牟老家到鄭州,她一直在做環衛工,用她自己的話說,不識字沒文化,掙個賣力氣的錢。
月工資從200多元一路漲到1240元,她一路見證,可始終剛夠她和同為環衛工的老伴倆人吃飯。就拿今年來說,房租一月是600多元,“最怕家里人有個病啥的,請假得扣工資,看病得花錢,病一次幾個月都白干。”
最近,她正跟老伴合計換個便宜的地方住,省點錢,吃點好的。她說,從凌晨4點到中午,一個班下來,人就像散了架,不吃點好的撐不住,還好,夏天過去了,能過幾個月的舒坦日子,接下來還得熬過寒冬。沒有想過回老家?被問到這個時,張師傅嘆了口氣:趁還能動,賺點養老錢,等干不動了,再說回家的事吧。
措施1
環衛工年輕化
男性:60周歲以下 女性:50周歲以下
在鄭州,跟張師傅一樣的環衛工人不在少數,年近花甲卻背井離鄉,只為賺口吃的。
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懿昨天在會上說,鄭州全市做環衛保潔的約有2.2萬人,其中在編人員1300多人,75%是外地來鄭打工人員,而60歲以上的老人占到20%左右。
《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規范環衛管理工作改善環衛職工待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環衛用工條件作出規范:今后環衛用工,年齡滿18周歲以上,男職工60周歲以下,女職工50周歲以下。《意見》還要求環衛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技術崗位人員應具有相應的資質條件。
除此之外,用工單位要與環衛職工簽訂勞動合同,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金,同時為職工繳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現有環衛職工不符合上述用工條件的,各單位要采取適當方式妥善處理。
措施2
道路清掃機械化
3年內使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以上
馬懿認為,現在城市的清掃工作大量地靠人工完成,保潔強度很大但效果很差。
《意見》提出,各區(管委會)在現有機械化作業設備的基礎上,將利用3年時間使機械化清掃(沖洗)率達到70%以上。根據國家《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建設環衛設施,確保3年內達到環衛設施數量達標、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的目標。凡新建(購置)環衛設施設備必須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
對于不同道路的保潔問題,有些是政府主導的公司在干,有些是市場化運作,都有比較成功的經驗。馬懿說,可以采取不同措施,政府主導的環衛作業公司可負責窗口地區、主次干道等重點道路的清掃保潔、公廁(中轉站)管理及垃圾轉運等工作;而背街小巷規模化作業可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引入社會上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承擔。
措施3
帶薪休假常態化
要為環衛工建作息場所、集體宿舍
環衛工人的辛苦也看在了馬懿的眼里。他說,不少環衛工那么大的勞動強度,連休息的地方都沒有,高溫補貼的問題、工資待遇問題,都需要逐步來改善。
《意見》提出,環衛工人的工資將結合鄭州市環衛職工現行工資實際,參考其他行業用工工資,制定鄭州市職工工資標準,將逐步提高。
在勞動保障制度的落實方面,《意見》也給了說明,高溫津貼按照10元/日的標準發放;每逢重大節日,各區(管委會)要組織節日慰問;環衛職工享受帶薪年假待遇;加班或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要按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執行等。
《意見》還提出,在2015年年底前,各單位要解決外來環衛職工的住宿問題,如優先為環衛職工提供公共租賃住房;2014年6月底前,每個區(管委會)應提供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環衛工集體宿舍。除此之外,《意見》還提出將為環衛工建設作息場所,原則上服務半徑1000米設施一座,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應設置飲水機、熱水器、微波爐等物品,并采取御寒、防暑降溫等措施)。
相關新聞1
加建空中樓閣
凍結房屋產權
昨天起至今年年底,鄭州將重點對城郊村、城鎮住宅小區、高壓走廊及河道安全防護等基礎設施內的違法建筑進行整治拆除。
重點對各縣、市、區(開發區)建成區及周邊主次干道兩側的違法建筑,城鎮住宅小區內的私搭亂建,占壓高壓走廊、鐵路沿線和影響河道防汛泄洪等基礎設施區內的違法建設,城中村及城郊村的違法建設,大遺址保護區及已列入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范圍內的違法建設進行整治拆除。本次專項整治活動自2013年8月26日開始至2013年12月31日結束。
據悉,對于擅自變更規劃,或對原合法建筑進行翻建、加建、改建及改變原房屋使用性質的,市住房保障局將凍結其房屋產權,限制房屋產權登記、交易、抵押。
相關新聞2
今后,立交橋下擺攤將成往事,這里將被規劃為更便民的用所:綠地、公交場站和公共停車場。
立交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間,但也是違章經營、臟亂差的區域。四環以內立交橋,一般以社會停車、公交首末站和綠化三項為主,“把三項工作做好,才能確保立交橋下全面無縫與周邊道路實施對接。”鄭州市市長馬懿說。
《鄭州市市區立交橋橋下空間整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此次整改范圍為四環以內(含四環)立交橋下有效使用空間,其中不包括下穿式立交橋。
按照計劃,9月30日之前,鄭州市立交橋下擺攤設點的行為將被禁止。(記者 宗雷 宋曉珊 實習生 王維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