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哥的姐前來為趙利勇加油。
妻子心疼得直抹淚,趙利勇安慰妻子:“這有啥,我很好,別哭了啊!”
昨日11點55分,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一病房內,35歲的鄭州的哥趙利勇躺在床上,隨著“血細胞分離機”自動完成215毫升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十幾名的哥的姐一片掌聲。
昨晚8點,北京傳來消息,趙利勇的造血干細胞已經輸進患者體內。
“作為鄭州晚報愛心公益社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二位成員,我感到很高興,也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進來!”趙利勇自豪地說。 鄭州晚報記者 廖謙 文/圖
“我現在感覺很好,沒一點反應”
昨日一大早,趙利勇就發微博稱:“剛剛去打了最后一針動員劑!8點鐘開始采集!”
昨日8點多,在采集現場,趙利勇已經開始了采集,床邊擺滿了大伙送來的鮮花和營養品。
趙利勇的雙臂上插著幾根輸血管,“血細胞分離機”正從他身上抽取著鮮紅的血液,分離出來的造血干細胞一點點流進采集袋中。
趙利勇笑著對前來為他加油鼓勁的的哥的姐及客運管理處的幾名工作人員說:“我現在感覺很好,沒一點反應!”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利勇好樣的!你是咱出租車司機的榜樣,為咱河南人樹立了好形象!
他的床邊擺滿了大伙送來的鮮花和營養品。
這時,趙利勇的妻子帶著女兒來到了床邊,看到躺在床上的丈夫,不禁抹起了眼淚,趙利勇笑著安慰妻子:“這有啥,我很好,別哭了啊!”
“我是有些心疼,看著那么多血流出來,雖然知道對身體沒什么影響,還是不忍心!”妻子抹著眼淚說。
勸家人:這是救命的事兒!
今年5月3日,趙利勇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是紅十字會的,問他是不是登記同意捐獻造血干細胞。
“我當時感到很意外,也很興奮,一點也沒猶豫。我是在2008年獻血的時候在中華骨髓庫登記入庫的,沒想到現在用上了,能救人一命,我感到很自豪!”回憶當時,躺在床上的趙利勇有些興奮。
趙利勇答應捐獻后才跟父母和妻子說了這事,家人一開始有些擔心,不想讓他去捐獻。
趙利勇勸家人說,這是救命的事兒!好些人本來說好了,也配型成功了,結果到臨捐的時候卻悔捐,使本來看到生命希望的患者再次遭受打擊,這是不人道的。他又跟家人耐心解釋采集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這樣家人才支持他去捐獻。
為捐獻,戒掉了10多年的酒癮
昨日,鄭州晚報記者從“血細胞分離機”最后的采集數據上看到,共處理血量10184毫升,采集濃縮細胞215毫升。現場醫護人員介紹,相當于他身上的血液過濾了兩遍。
為了保證采集的造血干細胞合格,趙利勇從5月3日起就戒掉了10多年的酒癮,堅持鍛煉身體,以確保讓患者用上最健康的造血干細胞。
捐完造血干細胞后,朋友們說等他身體恢復了一起喝酒慶祝,趙利勇說:“中,讓我少喝點就行。”
“等身體恢復了,我多跑點活,把休息的這幾天錢賺回來”
“作為晚報愛心公益社的成員,我很高興能為他人做點力所能及的好事兒,我很自豪,我是咱公益社第二個成功捐獻的成員,也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積極參與!”趙利勇說。
公益社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一位成員是@水晶心小肖,她昨天也來到采集現場,為趙利勇加油。
據了解,趙利勇為了給患者省下點費用,準備期要打8針動員劑,他都堅持自己到距自己家15公里的醫院來。
為了養好身體,在采集的前幾天他就開始休息了,采集后還要休息一周左右時間。
他是租用別人的出租車拉活,每月租車費5000元,住的房子也是租的。休息這幾天,他每天要損失300元的收入。
“等身體恢復了,我多跑點活,把休息的這幾天錢賺回來!”趙利勇笑著說。
北京傳來消息:
造血干細胞已輸進患者體內
“采集出來的造血干細胞將裝在一個手提的冷藏盒內,下午2點多乘坐高鐵,在最短時間內送達北京 ,受捐助的對象是在北京接受治療的33歲男性白血病患者。”顧國榮說。
昨晚8點,北京傳來消息,趙利勇的造血干細胞已經輸進患者體內。
河南的造血干細胞
捐獻占全國的1/10
鄭州占全省的40%
顧國榮是鄭州紅十字會負責采集造血干細胞的工作人員。他說,趙利勇是自2002年以來全國第3665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全省第375個,鄭州第155個,在今年,他是河南的第42個,鄭州的第20個。目前河南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占全國的1/10,而鄭州占了全省的40%。
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宋永平說,捐獻造血干細胞是絕對安全的,對捐獻者沒什么影響,捐獻的過程使用的全是一次性的耗材,20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細胞血液分離過程在3~4個小時,十分緩慢,身體也不會有不良反應。捐獻者前期注射的造血生長因子對人體無害,有個別人會產生乏力、腰部酸痛的反應,但很快就能恢復。
“目前我國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還很不理想,中華骨髓庫只有180萬人入庫,要想滿足全國的需要,應該達到2000萬人的入庫量,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只要年齡在18~45歲的男女青年,身體健康都可以申請捐獻。”顧國榮說。
相關新聞
更多>>